[实用新型]一种电吹风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8436.4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1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杰 |
主分类号: | A45D20/08 | 分类号: | A45D2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99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吹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吹风。
背景技术
目前,电吹风已成为绝大数家庭必备的生活用品。现有的电吹风通常由吹风机主体、空心把手以及开关组成,使用时只需要接通电源,并打开开关后,即可使用电吹风。
然而,现有的电吹风存在着使用不便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1)电吹风只能在上下方向转动,不能在左右方向上转动,难以较为全面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2)使用时用户需要握住把手才能操作电吹风,因而无法完全解放双手,造成操作上较为不便。
综上所述,有必要对现有的电吹风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吹风,主要解决现有的电吹风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吹风,包括吹风机主体、空心把手和开关,还包括设置在吹风机主体与空心把手之间、用于使吹风机主体在上下和左右方向上绕空心把手旋转的球式旋转机构,以及设置在空心把手外背面上的吸盘。
具体地说,所述球式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在空心把手内部的固定杆,设置在该固定杆一端的球体,以及套在该球体外部并固定在吹风机主体上的球盖。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球盖两侧并随球盖一起转动的移动块,以及设置在空心把手内、用于防止吹风机主体左右旋转超过180°的限位机构。
具体地说,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空心把手内部两侧、用于挡住移动块移动的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球式旋转机构,可以实现吹风机主体往上下和左右方向旋转,大幅提高了电吹风使用的便利性,全面满足用户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吸盘,可以方便用户将电吹风固定在墙面或其他载体上使用电吹风,无需手持电吹风操作。
(3)由于人为因素的缘故,有时难免会使吹风机主体在左右方向上旋转过度,造成连接开关的电线被扭断,因此,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移动块和限位机构,可以防止吹风机主体在左右方向旋转过度,如此一来,既保证电线不被扭断,确保电吹风的使用,又不会影响电吹风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吹风机主体,2-球盖,3-移动块,4-球体,5-固定杆,6-挡块,7-空心把手,8-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吹风,其包括吹风机主体1、球式旋转机构、空心把手7、开关以及电源线。所述球式旋转机构用于使吹风机主体1在上下和左右方向上绕空心把手7旋转,该球式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在空心把手7内部的固定杆5,设置在该固定杆5一端的球体4,以及套在该球体4外部并固定在吹风机主体1上的球盖2。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吹风机主体1因旋转过度而导致设置在空心把手7上的开关的连线被扭断,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限位机构,用于限制吹风机主体1在左右方向上旋转过度,最好是不超过180°。具体地说,该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空心把手7内部两侧的挡块6,而所述球盖2两侧则设有移动块3,利用左侧或右侧的挡块挡住相应的移动块,便可防止吹风机主体1在左右方向上过度旋转。
再进一步地,为方便电吹风的使用,本实用新型还在空心把手7外背面设置了吸盘8,在使用时可以将电吹风固定于墙面或其他载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利用吸盘8将电吹风固定在墙面上,然后根据自身需要,用户可以抓住吹风机主体1转动到合适的位置,此时,球盖2便以球体4转动,进而实现吹风机主体1在左右、上下方向上的旋转。最后,在调节好吹风机主体1的角度后,接通电源,并打开开关,即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电吹风。
而在旋转吹风机主体1的过程中,在左右方向上,若旋转过度,例如往左边旋转时,由于移动块3是随着球盖2的转动而转动的,因此,当旋转超过180°的瞬间,球盖左边的移动块3便会抵到设置在空心把手7内部左侧的挡块6,进而便限制了球盖继续向左转。如此便防止了空心把手7内部的电线因吹风机主体1转动过度而将其扭断。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杰,未经陈俊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84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独轮车
- 下一篇:一种可同时用于红外和可见监测的内窥镜光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