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式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77470.X | 申请日: | 2014-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6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天琦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一次性 使用 静脉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具体涉及安全式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机构临床单位临床所使用的静脉输液针在医护人员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医护人员在给病人拔出静脉输液针时,由于输液针头没有保护裸露在外,而静脉输液针细长,且针尖非常锋利,很容易给医护人员或处理医疗垃圾的人员造成扎扎伤的意外,更严重者可能造成二次交叉感染,特别是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的病人用后的针头,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对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的结构进行改进和创新,保障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被针刺伤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式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以解决原有的医疗机构所采用的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存在安全隐患、容易误扎伤医疗人员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式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包括穿刺针管、套接于穿刺针管外部的针护套、固定穿刺针管的针柄、连接针柄的细软管、位于细软管另一端的连接底座以及可旋接于连接底座的外圆锥插针,其中,在所述细软管上还套设有防止针刺的自锁套,所述自锁套后部设有卡合结构的封闭件,自锁套前部沿细软管侧壁形成一条可供穿刺针管滑动的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件包括上、下翻盖,其中以翻盖上设有凸起,另 一翻盖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适应的凹孔。
优选地,在所述针柄的末端以及自锁套后部还设有相互配合的倒钩锁定装置,用于将针柄完全封闭并固定在所述自锁套中。
进一步地,所述自锁套为空心的管体,采用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穿刺针管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式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结构简单,安全有效,使用操作方便,可有效防止误伤的发生,生产成本低,易在各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安全式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安全式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的自锁套在使用前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的自锁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产品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部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部件的方式,而是以部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所述的安全式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包括包括穿刺针管10、套接于穿刺针管外部的针护套20、固定穿刺针管的针柄30、连接针柄的细软管50、位于细软管另一端的连接底座60以及可旋接于连接底座的外圆锥插针70,其中,在所述细软管50上还套设有防止针刺的自锁 套40,所述自锁套40后部设有卡合结构的封闭件401,自锁套前部沿细软管侧壁形成一条可供穿刺针管滑动的滑槽。
参照图3所示,所述封闭件401包括上、下翻盖,其中一翻盖上设有条状凸起,另一翻盖与滑槽一体成型连接,其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适应的凹孔,为了使翻盖结合的更紧密,可设置多个凸起与凹孔相结合的方式。当然,实现封闭件闭合的方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凸起与凹孔结合的方式,也可采用卡扣与卡槽相结合的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所述针柄30的末端以及自锁套40后部还设有相互配合的倒钩锁定装置,使针柄30与自锁套40进一步固定住,且不易再拉出。
其中,所述自锁套40为空心的管体,这样方便外部人员观看针管10是否被锁死,且采用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够防止其被针管10的针尖轻易刺穿。
所述滑槽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穿刺针管10的长度,根据不同类型的输液针,由于针管的长短不一,所设计的滑槽的长度也不一,滑槽的长度能够完全隐藏针管,不使其裸露在外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天琦,未经张天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74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