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碾压堆石混凝土重力坝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77465.9 | 申请日: | 2014-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9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郝鹏;陈敬;程瑞林;苏鹏;马青;张合作;何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7/10 | 分类号: | E02B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碾压 混凝土 重力坝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重力坝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碾压堆石混凝土重力坝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混凝土重力坝大部分为实体重力坝,其内部混凝土应力较小,未完全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造成混凝土的浪费,坝高增加,重力坝混凝土方量增加很大,因此,在高坝中重力坝与堆石坝和拱坝相比,很难具有经济性上的优势。
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通常需要拦河筑坝形成水库。大坝主要有混凝土坝及堆石坝等类型,堆石坝中常用的坝型有心墙堆石坝及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但是现有堆石坝体积较大,其与泄水坝段的连接不紧凑,结构上需增设较长的导墙,防渗体施工和堆石坝填筑有影响,施工组织上有一定的困难和干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 203213078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重力坝与堆石坝复合的坝型,它包括布置在上游的混凝土重力坝和布置在下游的堆石坝,在所述混凝土重力坝和堆石坝之间的接触面上及堆石坝底部设有排水体;在所述混凝土重力坝的底部设有防渗体,在所述堆石坝的下游坡面设有护坡结构。该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减小坝体断面,但是其中堆石主要是作为承力体,在施工期要承受下游堆石较大的荷载,需要增大断面保持其应力和稳定要求,因此同样造成混凝土浪费,坝高增加,重力坝混凝土方量增加很大,增加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重力坝高坝混凝土方量巨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碾压堆石混凝土重力坝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碾压堆石混凝土重力坝结构,包括大坝混凝土,所述大坝混凝土内部设置有碾压堆石,在碾压堆石和上游混凝土接触面上布置有一排排水盲管,在碾压堆石底部设置有若干排水管与坝基排水廊道相连。
所述碾压堆石内的堆石体采用透水料填筑。
碾压堆石顶部由于沉降会引起上部大坝混凝土的大坝混凝土底部脱空,因此在碾压堆石顶部设置暗梁,保持此处变形稳定。
所述大坝混凝土底部与坝基排水廊道位置高度一致处设置有帷幕灌浆廊道。
所述大坝混凝土靠近排水盲管一侧设置有若干观测廊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实体重力坝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混凝土方量大大减少的优点,由于堆石造价远远低于混凝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混凝土重力坝的经济性,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在重力坝施工技术领域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坝混凝土,2-碾压堆石,3-排水管,4-排水盲管,5-暗梁,6-帷幕灌浆廊道,7-基坝排水廊道,8-观测廊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碾压堆石混凝土重力坝结构,包括大坝混凝土1,所述大坝混凝土1内部设置有碾压堆石2,在碾压堆石2和上游混凝土接触面上布置有一排排水盲管4,在碾压堆石2底部设置有若干排水管3与坝基排水廊道7相连。在实际应用中,排水管3连接至大坝抽排系统。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大坝混凝土层间抗滑稳定往往有较大的富裕度,因此在内部为堆石的情况下仍能满足大坝混凝土层间抗滑稳定,而大坝内部应力较小,采用堆石也可以满足强度要求;因此在大坝混凝土1内设置碾压堆石2,在碾压堆石2内填筑堆石,大坝混凝土部分应满足抗渗、抗滑稳定要求。
为防止内部碾压堆石饱和不利于坝体稳定,所述碾压堆石2内的堆石体采用透水料填筑。
碾压堆石2顶部由于沉降会引起上部大坝混凝土1的大坝混凝土底部脱空,因此在碾压堆石2顶部设置暗梁5,保持此处变形稳定。
所述大坝混凝土1底部与坝基排水廊道7位置高度一致处设置有帷幕灌浆廊道6。在施工时,待后期堆石稳定后可以采用坝外或廊道内钻孔回填砂浆或流动性好的混凝土。
所述大坝混凝土1靠近排水盲管4一侧设置有若干观测廊道8。该观测廊道8可以作为排水及交通廊道。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碾压混凝土更适用于常态混凝土,因为常态混凝土重力坝层间结合要优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碾压堆石容重略比混凝土小,需要稍微增大重力坝的断面来满足抗滑稳定和应力要求。碾压堆石可以在四周的混凝土施工超出一定高度后再进行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74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