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厨废弃油脂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7034.2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4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亓培实;徐立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百信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3/00 | 分类号: | C11B13/00;C11B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油脂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净化及能源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厨废弃油脂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餐厨废弃油脂的去向主要有方向:一是不加处理作为原料饲喂“泔水猪”,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于无形之中;二是被一些不法商贩从餐厨垃圾中捞出“地沟油”加工成“食用油”重新流入市场,严重伤害消费者健康,危及食品安全;三是作为垃圾直接排放,不仅堵塞城市下水管道,散发腐臭气味,而且严重污染水源,对环境卫生造成极大压力。因此,安全高效地对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既可从源头上杜绝泔水的危害,又妥善科学地对餐厨废弃油脂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餐厨废弃油脂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既可以作为工业油脂用于化工行业,又可以加工成生物能源,目前也有很多研究餐厨废弃物油水分离的技术,多采用自然沉降的方法,利用油水密度不同、自然分层的特性,采用撇油器对水面油层进行分离。这种方法不仅需要大型容器对餐厨废弃物进行静置分层,占地大、时间长,而且分离效果不够彻底,出油率较低,回收的废弃油脂含杂较高。尤其是对于冬季气候严寒的北方地区,油脂极易凝固冻结在固体表层,难以进行分离。在中国专利“201120365212.1---一种餐厨垃圾油水分离装置”、“201110115100.5---餐厨垃圾油水分离处理方法”中采用了加热油换热、蒸汽加热等方法,克服了严寒低温因素的影响,但是其处理时间依旧很长,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影响了餐厨废弃物产业化处理技术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餐厨废弃油脂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餐厨废弃油脂回收的系统,包括废弃油脂收集池、油脂预热灌、油脂输送泵、过滤器、油脂加热灌、离心机,蒸汽源,废弃油脂收集池内设有加热蛇管及油脂输送泵,加热蛇管通过管道与蒸汽源连接,油脂输送泵通过管道与油脂预热灌连接,油脂预热灌底部出口通过管道及油脂输送泵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通过管道与油脂加热灌连接,油脂加热灌底部出口通过管道及油脂输送泵与离心机连接,离心机通过管道与工业油脂储罐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油脂预热灌内设有加热蛇管并带搅拌器,加热蛇管通过管道与蒸汽源连接。
所述油脂加热灌内设有加热蛇管并带搅拌器,加热蛇管通过管道与蒸汽源连接。
所述过滤器为袋式过滤器,至少两组并联。
所述离心机为碟式离心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工艺简单、投资小、效率高、能耗低,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油脂收集池、2加热蛇管、3油脂输送泵、4油脂预热灌、5离心油泵、6过滤器、7油脂加热灌、8离心油泵、9离心机、10油脂储罐、11蒸汽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餐厨废弃油脂回收工艺包括废弃油脂收集池1,废弃油脂在废弃油脂收集池1内通过加热蛇管2加热融化后,由油脂输送泵3输送至油脂预热灌4,加热蛇管2通过管道与蒸汽源11连接;油脂预热灌4底部出口通过管道及离心油泵5与立式过滤器6连接,通过立式过滤器6立式离心机9过滤不溶性杂质,立式过滤器6通过管道与油脂加热灌7连接,油脂加热灌7底部出口通过管道及离心油泵8与立式离心机9连接,通过立式离心机9分离废弃油脂中水分,立式离心机9立式离心机9通过管道与工业油脂储罐10连接。
本工艺所述油脂预热灌4内设有加热蛇管并带搅拌器,加热蛇管通过管道与蒸汽源连接。
本工艺所述油脂加热灌7内设有加热蛇管并带搅拌器加热蛇管通过管道与蒸汽源连接。
本工艺所述立式过滤器6为袋式过滤器,至少两组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百信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百信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7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