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内层发泡的纤维物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6710.4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2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建昇 |
主分类号: | F16S3/00 | 分类号: | F16S3/00;A63B4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内层 发泡 纤维 物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物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内层发泡的纤维物件。
背景技术
纤维材料具有坚硬、比重小、耐高温及耐腐蚀等特性,其广泛应用在制造各种纤维物件中,如直杆、直管、球拍拍框、轮框等,这些由纤维材料制作份纤维物件具有重量轻、强度好的特点。
目前纤维物件都是以外压成型或吹气成型,然而,外压成型容易产生夹砂等不良,吹气成型其内部是中空的,所以若厚度过小则相当容易断裂,若将厚度增大则又无法兼顾轻量化的目的,此外上述两种成型方式均无法实现在纤维层内形成加强肋,使得纤维物件较软,结构强度较弱,无法得到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内层发泡的纤维物件,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纤维物料制作时容易产生不良并且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内层发泡的纤维物件,纤维物件包括有由发泡材料制成的内层发泡体以及外层纤维体,该外层纤维体包裹在内层发泡体外,外层纤维体由内层发泡体膨胀挤压定型,且外层纤维体的内壁凸设有加强肋,加强肋嵌入内层发泡体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纤维物件为直杆,对应地,该内层发泡体为实心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纤维物件为直管,对应地,该内层发泡体为中空结构,其具有一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纤维物件为环形体,对应地,该内层发泡体为实心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纤维物件为轮框,对应地,该内层发泡体为实心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层纤维体为碳纤维材质或玻璃纤维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利用外层纤维体包裹在内层发泡体外,并配合外层纤维体由内层发泡体膨胀挤压定型,实现内压成型,取代了传统之外压成型或吹气成型的方式,不会产生夹砂等产品不良,并且可便于形成加强肋,配合利用加强肋,使得纤维物件的结构强度有效增强,以满足使用要求。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处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制作过程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是图5中B-B方向处的截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8是图7中C-C方向处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内层发泡体 11、通孔
20、外层纤维体 21、加强肋
30、芯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纤维物件为直杆,该直杆为圆柱形,当然其亦可为其中各种形状,不以为限,该纤维物件包括有内层发泡体10以及外层纤维体20。
该内层发泡体10为实心结构,该内层发泡体10由发泡材料制成,例如聚脲酯 (Polyurethane ;简称 PU) 或聚碳酸酯 (Polycarbonate ;简称 PC)等等,具有高韧性及耐冲撞等特性;该外层纤维体20包裹在内层发泡体10外,外层纤维体20由内层发泡体10膨胀挤压定型,该外层纤维体20为碳纤维材质或者玻璃纤维材质,具有坚硬、比重小、耐高温及耐腐蚀等特性,在本实施例中以碳纤维作为说明例。且外层纤维体20的内壁凸设有加强肋21,加强肋21嵌入内层发泡体10中,以使得产品的结构强度增强,加强肋21的形状、排列方式以及数量等不予局限。
详述本实施例的制作过程如下:
首先,预制直条型块状发泡材料,并在预制的直条型块状发泡材料外表面开设凹槽,接着,在直条型块状发泡材料外包裹纤维布,同时凹槽中也填充有纤维材料;然后,将包裹纤维布的直条型块状发泡材料放入模具中加热固化,发泡材料受热膨胀形成内层发泡体10,同时发泡材料膨胀的时候挤压纤维布使得纤维布定型形成外层纤维体20,而填充在凹槽中的纤维材料也被挤压定型形成加强肋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建昇;,未经徐建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67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低温压力罐及其连接支撑结构
- 下一篇:打捆机用打结器集中润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