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电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6383.2 | 申请日: | 2014-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9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滨;王浩;张雪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联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4 | 分类号: | H05B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富天文博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2 | 代理人: | 刘寿椿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热管 | ||
1.一种碳纤维电热管,所述碳纤维电热管(100)包括石英管(101)、碳纤维发热体(102)、连接片(103)和电源导线(104),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发热体(102)呈螺旋状地设置在所述石英管(101)内,并且所述碳纤维发热体(102)是一层或多层碳纤维丝束(105)彼此交错形成的三维管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丝束(105)包括径向碳纤维丝束(105a)和纬向碳纤维丝束(105b),所述纬向碳纤维丝束(105b)呈螺旋状排列,所述径向碳纤维丝束(105a)沿碳纤维发热体(102)的轴向穿插在所述纬向碳纤维丝束(105b)之间,从而形成具有三维管状结构的碳纤维发热体(1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丝束(105)包括第一碳纤维丝束(105c)和第二碳纤维丝束(105d),所述第一碳纤维丝束(105c)和所述第二碳纤维丝束(105d)以彼此呈反方向螺旋缠绕的方式编织,并且所述第一碳纤维丝束(105c)和所述第二碳纤维丝束(105d)之间呈30~90度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碳纤维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管(101)表面设有耐高温涂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丝束(105)是以加捻方式成型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发热体(102)的表面浸渍有定型树脂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电热管,其特征在于,由粘胶基短纤维形成的碳纤维丝束(105),其长度范围在50~200mm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纤维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丝束(105)加捻合股的股数范围是3~10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纤维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丝束(105)编织形成所述碳纤维管的股数范围是20~90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纤维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发热体(102)的两端通过所述连接片(103)与所述电源导线(104)导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联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联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63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