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高效节能絮凝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5915.0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4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曾祥英;李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何英君 |
地址: | 43001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处理 高效 节能 絮凝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高效节能絮凝反应器,属水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絮凝反应器是城市给水常规处理及污水深度处理中的第一个反应单元投加了混凝剂的原水进入该反应器发生絮凝反应,使得原水中的胶体颗粒及悬浮物与混凝剂充分接触脱稳并相互凝聚长大,从而形成具有良好沉淀性能且尺寸较大的絮凝体,以便在后续的沉淀和过滤等水处理单元中能有效的将该絮凝体沉降和过滤拦截下来,以达到净化原水水质的目的。目前常规的絮凝反应器根据搅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水力搅拌絮凝反应器、机械搅拌絮凝反应器。并且絮凝反应器多为一级反应器,即采用单一的一种水力搅拌方式或者机械搅拌方式,水力搅拌絮凝反应器主要是通过设置于絮凝反应器内的固定不动的挡水装置(如隔板、折板、网格、栅条等)对原水水流产生局部阻挡使其在流动过程中形成湍流旋涡从而产生水力搅拌作用使得原水中的胶体颗粒及悬浮物与混凝剂发生反应形成絮凝体并迅速长大,常见的水力搅拌絮凝反应器主要有隔板絮凝反应器、折板絮凝反应器、网格絮凝反应器、栅条絮凝反应器等。机械搅拌絮凝反应器主要是通过在絮凝反应器中设置机械搅拌装置并通过减速电机驱动该搅拌装置快速转动使得原水中的胶体颗粒及悬浮物与混凝剂发生反应后脱稳生成絮凝体析出,常见的机械搅拌絮凝反应器主要有桨式絮凝反应器、叶轮式絮凝反应器等。水力搅拌絮凝反应器的优点是能耗较低故处理费用较低,缺点是所形成的湍流旋涡搅动强度有限,故絮凝效果较差;机械搅拌絮凝反应器的优点是通过外加动力源的机械搅拌紊动作用较为强烈,絮凝效果较好,缺点是电耗较高故处理费用较高,且其对原水所具有的势能和动能利用不充分,因此,整体搅拌效率偏低,处理效果一般,所形成的脱稳絮凝体不够密实和稳定,容易松散破裂,影响后续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高效节能絮凝反应器,以进入一级原水驱动水力搅拌反应箱中原水的势能和动能为主要动力,通过驱动一级原水驱动水力搅拌反应箱中的卧式转动机构运转而带动二级机械搅拌反应箱的立式搅拌机构运转,不仅有效降低絮凝反应器的能量消耗,而且全面提高絮凝反应器中絮凝反应效率,增强絮凝反应器的絮凝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水处理的高效节能絮凝反应器,包括一级原水驱动水力搅拌反应箱,二级机械搅拌反应箱,一对伞齿轮传动副,辅助动力减速电机和控制系统,所述一级原水驱动水力搅拌反应箱下部与二级机械搅拌反应箱上部通过对应连接口连通,一级原水驱动水力搅拌反应箱顶部设有原水进水管,二级机械搅拌反应箱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一级原水驱动水力搅拌反应箱由一级箱体和卧式转动机构组成,一级箱体上部设有长方体泄水槽,泄水槽底板竖直设置多根泄水管,在该卧式转动机构的水平转轴轴向间隔设置有与泄水管上下对应的多排转动片组,卧式转动机构的水平转轴一端与固定于一级箱体侧壁的旋转法兰的转动接头相连,泄水管出水下落撞击转动片,使之驱动水平转轴转动;所述二级机械搅拌反应箱由二级箱体和立式搅拌机构组成,立式搅拌机构的竖直转轴轴向间隔设置有多排搅拌片组,搅拌片组的各搅拌片间隔设有通孔流道,所述立式搅拌机构的竖直转轴下端与固定于二级箱体底板的固定支架上的旋转法兰的转动接头相连,该二级机械搅拌反应箱的竖直转轴与一级原水驱动水力搅拌反应箱的水平转轴在箱体外通过所述的一对伞齿轮传动副啮合传动,通过上述两级搅拌反应箱传动连接,加快了原水中的胶体颗粒及悬浮物脱稳速度,强化了絮凝体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所述一级原水驱动水力搅拌反应箱泄水槽泄水管内设有螺旋叶片以形成涡旋形水流通道。
所述二级机械搅拌反应箱立式搅拌机构搅拌片组的搅拌片内的通孔流道内设有螺旋叶片以形成涡旋形水流通道。
所述二级机械搅拌反应箱立式搅拌机构搅拌片组的搅拌片上下表面分别有交错分布的高、低锥形尖突。
所述辅助动力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二级机械搅拌反应箱立式搅拌机构的竖直转轴传动连接,当竖直转轴传动转速低于设定值时,控制系统开启辅助动力减速电机以补偿竖直转轴搅拌力,使竖直转轴转速保持在设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59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帘式微生物载体
- 下一篇:一种核电二回路深度处理系统树脂自动高效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