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水管路液位调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5024.5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5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爱;芮宁;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远大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0 | 分类号: | F25B41/00;F25B4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水管 路液位 调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集中供热/冷系统的循环水管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水管路液位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包括中央空调系统在内的集中供热/冷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商用、民用建筑。而此类集中供热/冷系统的最基础的组分部分即是供热/冷循环水管路。一般而言,此类供热/冷循环水管路均为封闭式有压系统,其在开机、关机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管道内的压力波动,并会导致循环水管路内出现流体不足或流体过量的问题,为克服这一问题,业界惯常采用的方案是在循环水管路上接入膨胀水箱,用以在循环管路内流体不足时,由膨胀水箱向循环水管路内补充水,而在循环水管路内流体过量时,以膨胀水箱收纳过量的水。同时,出于保障循环水管路工作安全的考虑,当前通常将膨胀水箱的初始水位保持于膨胀水箱的中上部,以使膨胀水箱内的水量充分满足向循环水管路内补水的需求,但此种设计又会导致循环水管路向外排水时膨胀水箱内的水过量而向外溢流,致使膨胀水箱内的水难以满足在下一工作周期向循环水管路补水的需求,因而需要向膨胀水箱内补水,如此反复,会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管路液位调控系统,其能在循环水管路工作过程中,保障循环水管路的补/排水安全,且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水管路液位调控系统,包括由送水管路和回水管路组成的闭式循环水管路,以及,与所述闭式循环水管路连通的两个以上膨胀水箱,该两个以上膨胀水箱串联设置。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循环水管路液位调控系统包括第一膨胀水箱和第二膨胀水箱,所述第一膨胀水箱经第二膨胀水箱与所述闭式循环水管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水箱中部设有液位监控装置,且所述膨胀水箱的初始水位设于所述膨胀水箱中部。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第二膨胀水箱的溢流口经一溢流管与第一膨胀水箱连通,而位于所述第一膨胀水箱底部的出水口经一带有水阀的出水管与第二膨胀水箱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膨胀水箱底部的出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膨胀水箱的溢流水位,而高于所述第二膨胀水箱的补水水位。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水阀采用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及安装于第一膨胀水箱内的液位监控装置均与一控制模块连接。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闭式循环水管路上设有循环水泵,所述膨胀水箱经所述循环水泵与闭式循环水管路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该循环水管路液位调控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维护,能充分满足循环水管路的补/排水需求,保障系统运行安全,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典型实施例中一种循环水管路液位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典型实施例中一种循环水管路液位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送水管路1、回水管路2、供冷中心3、循环水泵4、第一膨胀水箱5、第二膨胀水箱6、液位计7、阀门8、阀门9、阀门10、出水口11、入水口12、溢流水位a、补水水位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请参阅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一典型实施例,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供冷系统中的循环水管路液位调控系统,包括由送水管路1和回水管路2组成的闭式循环水管路,以及,串联设置的第一、第二膨胀水箱,该第一膨胀水箱经第二膨胀水箱与该闭式循环水管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膨胀水箱经安装在闭式循环水管路上的循环水泵与闭式循环水管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远大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远大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5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