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锚固件的烟囱筒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4652.1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9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马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12/28 | 分类号: | E04H1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1331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锚固 烟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囱结构,尤其是一种基于锚固件的烟囱筒壁结构,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炼钢、化工等行业中,烟囱是设备排放烟气的主要设备,甚至还是唯一的设备。对于不同的生产设备而言,由于其排放的烟气成分、温度以及浓度等都各不相同,这对烟囱的结构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有的烟气具有腐蚀性,而且在长期高温作用下,普通砖混结构的烟囱很容易出现裂缝,或者被气体腐蚀后导致变形,这会严重影响烟囱的正常工作,还可能会造成气体泄漏,导致气体排放不达标,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还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如图1所示,现目前的烟囱筒壁,为了保障结构强度,通常是在烟囱筒壁内嵌入若干根竖向的加固锚栓,这些锚栓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但是制作时太复杂,而且由于单个锚栓效果有限,因此往往需要采用密集形的布设方式,这样会导致钢材的用料量很大,使得企业的设备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的烟囱结构稳定性不够,长期被气体腐蚀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变形或裂缝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结构稳定性的基于锚固件的烟囱筒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基于锚固件的烟囱筒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制的烟囱筒,在所述烟囱筒内侧均匀连接有若干个锚固件,在所述烟囱筒内壁还浇筑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与锚固件固为一体;在所述烟囱筒外侧还设有一圈钢制的保护筒,所述保护筒为双层的钢板结构,在所述保护筒内还设有横向的加强肋,所述的加强肋分别与保护筒内侧和外侧的钢板焊接固定。
优化地,所述的锚固件是由直线型的定位部、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组成,所述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均斜向设置并与定位部固为一体,在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上分别设有沟形的连接头。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锚固件覆盖面积更广,单个的连接强度也相对更好,因此可以在布设时采取相对松散的布置,达到节省用料量的目的。
优化地,所述的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相对于定位部的中线对称设置。这里采用对称的设计方案,可以更方便在制作锚固件时用模具成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对称的结构也更加有利于受力平衡。
优化地,所述左连接部与定位部所成夹角为135°。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倾斜的设计可以达到分解受力的目的,使得直接作用在锚固件上的作用力减小,避免长期受力的情况下局部的锚固件脱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烟囱筒壁采用新型的锚固件与混凝土结合的结构方式,具有更大的覆盖范围和更强的连接强度。
2、修建成本较低:由于可以减少锚固件的用料量,因此达到了节省钢材用量的目的,降低了造价。
3、适应能力强,能够满足不同环境下的需求,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的设备筒壁的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烟囱筒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锚固件的烟囱筒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锚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囱筒,2—锚固件,21—定位部,22—左连接,23—右连接部,24—连接头,3—混凝土层,4—保护筒,5—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基于锚固件的烟囱筒壁结构,包括钢制的烟囱筒1,所述烟囱筒1的截面为圆筒形状,在所述烟囱筒1内侧均匀连接有若干个锚固件2,所述锚固件2焊接在烟囱筒1上。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锚固件2是由直线型的定位部21、左连接部22和右连接部23组成,所述左连接部22和右连接部23均斜向设置并与定位部21固为一体,在左连接部22和右连接部23上分别设有沟形的连接头24。在设计时,所述的左连接部22和右连接部23相对于定位部21的中线对称设置。同时为了两端受力均衡,可以将所述左连接部22与定位部21所成夹角设计为135°。同样的,右连接部23与定位部21所成夹角也为135°。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锚固件2的覆盖面积较大,因此相邻的两个锚固件2的间距可以设计得稍大,这样可以节省锚固件2的数量,达到省料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46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