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固定结构的水轮机导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4566.0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1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莲花水轮机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3/16 | 分类号: | F03B3/16;F03B3/1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371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结构 水轮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轮机导水机构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带固定结构的水轮机导水机构。
背景技术
水轮机是一种把水流的能量转换为旋转机械能的动力机械,其广泛应用于水电站内,用来驱动发电机发电,在水电站中,上游水库中的水经引水管引向水轮机,推动水轮机转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由上游水库流向水轮机转轮的水流需经过导水机构再进入转轮,该导水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根据电力系统负荷的变化,调节水轮机流量,以适应系统对机组出力的要求,形成和改变进入转轮的水流环量,以满足水轮机对进入转轮前水流环量的要求,在转轮停止工作时必须关闭导叶截断水流。水轮机导水机构水轮机的导叶开度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现有技术中,水轮机导水机构包括与导叶固定连接的导叶拐臂,导叶拐臂与可调连杆铰接,可调连杆与控制环铰接,通过油缸控制的推拉杆带动控制环转动,从而带动导叶的开度改变。水轮机导水机构的固定,一般是通过底座与地面固定,通过底座与地面固定的水轮机导水机构为防止其在强水流的冲击下晃动,需要用拉杆加固,其安装比较复杂;另外现有技术水轮机导水机构其油缸控制的推拉杆带动控制环转动,从而带动导叶打开时,其导叶的开合全靠控制环转动来完成,当导叶在打开时,由于水流的冲击较大,导叶表面受力较大,从而使控制导叶打开的控制环受力较大,导叶的长时间开合容易造成导叶发生水平位移而磨损,从而使导叶在闭合时闭合不彻底,甚至导叶轴断裂,影响水轮机导水机构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水轮机导水机构固定牢固、导叶轴不会断裂且导叶不易磨损的带固定结构的水轮机导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带固定结构的水轮机导水机构:它包括导水机构本体,所述的导水机构包括底环、导叶组、固定环和驱动导叶组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的导叶组包括多个沿底环顶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导叶,每个导叶的上部设置在固定环上,所述的转动机构与每个导叶的上部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外圆周壁上连接一与地面连接的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外侧壁上设有环状内凹,所述环状内凹的内壁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隔板;所述每个导叶的底部设有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的内顶壁上设有一转轴,所述的转轴与底环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底环顶部连接一供缺口侧壁抵靠的档杆,所述档杆的一端与转轴连接,档杆的另一端与底环顶部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带固定结构的水轮机导水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水轮机导水机构可通过固定环的外圆周壁上的固定圈与地面连接,即固定圈与地面用混凝土浇注固定,从而使水轮机导水机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另外,固定圈的外侧壁上设有的环状内凹及环状内凹内的隔板都增加了固定圈与地面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固定圈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再者,每个导叶通过导叶底部的缺口与档杆抵靠,这样在导叶打开后,导叶的下部由于档杆的抵靠,即使在强水流的作用下导叶也不会发生水平位移而磨损及晃动,也避免了导叶轴的损坏。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叶的底部设有一凹槽,所述的凹槽内嵌有耐磨块,所述的耐磨块与凹槽的内壁紧配合。由于导叶大多是钢水浇注而成,导叶底部设置的耐磨块,在导叶开合的时候,防止导叶底部被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纵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截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固定结构的水轮机导水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固定结构的水轮机导水机构的导叶下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固定结构的水轮机导水机构的导叶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底环,2、导叶,3、固定环,4、固定圈,5、转动机构,6、导叶,7、隔板,8、档杆,9、缺口,10、转轴,11、凹槽,12、耐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莲花水轮机厂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莲花水轮机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45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纸自动粘接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停车场车位广告贴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