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电两用型熔铝炉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74463.4 | 申请日: | 2014-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5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米成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成群 |
| 主分类号: | F27B3/08 | 分类号: | F27B3/08;F27B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刘明芳 |
| 地址: | 416100 湖南省湘西土***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型熔铝炉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电两用型熔铝炉设备。
技术背景
目前,公知的微细球形铝粉生产系统在熔炼这块,主要是采用柴油燃烧机加热或硅碳棒辐射热能加热。这两种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用柴油燃烧机加热,是利用燃烧柴油所产生的热量对铝锭进行加热融化。柴油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CO2、CO等气体,并对铝锭氧化较为严重,产生大量铝渣,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第二,用柴油燃烧机加热,能耗较高,生产成本高,不符合国家节能降耗这一政策,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等。第三、用硅碳棒加热也有一定的风险,硅碳棒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但是,在我国南方地区,较多雨,雷电也比较多,易造成突然停电现象,如果停电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影响到还不大,如果超过一个小时,熔融状态下的铝液就会急速冷却,收缩,毁坏整个炉子,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大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铝粉生产过程中,熔炼阶段存在的,能耗高、产品质量差,对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电两用型熔铝炉,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产品质量。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油、电两用型熔铝炉包括炉体和位于炉体内的炉膛,设置在炉体两端的第一加料口和第二加料口,设置在炉膛内的碳硅棒,用于倒出熔融金属的流槽,设置在炉体上的烟窗,设置在炉体上的、用于与燃烧机连接的燃烧机口,位于炉体外部的陶瓷纤维毯。
优选地,炉体的炉壁由内到外包括高铝砖层和保温层。
用于与燃烧机连接的燃烧机口可以设置在炉体的任何部位,只要有利于燃烧机对炉膛内金属加热即可,优选位于炉体的一端,与水平线呈30~60度角度。
优选地,燃烧机口周围设置燃烧机口专用耐火砖(由耐高温浇注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炉体上设置与燃烧机连接的燃烧机口,采用柴油燃烧机和硅碳棒相结合方式,交替加热,其中主加热为硅碳棒,柴油燃烧机为辅助加热(正常生产用硅碳棒加热,停电后用柴油燃烧机保温),从而保证了熔铝炉熔铝炉在停电时可以不间断工作,并且不会出现停电时的故障例如铝液急速冷却、收缩,毁坏整个炉子。同时,设置在炉体两端的第一加料口和第二加料口,采用两头加铝锭,充分利用了炉内的热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了加料方式,加热方式,保温效果,通过炉子两头交换加入铝锭,利用硅碳棒电辐热,融化铝锭。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每吨铝粉生产成本降低了5%),提高生产产品品质,加大了抗风险力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电两用型熔铝炉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电两用型熔铝炉侧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加料口,2、加料口,3、燃烧机口,4、烟窗,5、硅碳棒孔,6、高铝砖,7、保温层,8、陶瓷纤维毯,9、燃烧机口专用耐火砖,10、液态铝水线,11、流槽,12、炉体,13、炉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电两用型熔铝炉装置。如图1、2所示,该熔铝炉包括炉体12和位于炉体内的炉膛13(内部的液态铝形成液态铝水线10),设置在炉体两端的第一加料口1和第二加料口2,设置在炉膛内的碳硅棒5,用于倒出熔融金属的流槽11,设置在炉体上的烟窗4,设置在炉体上的、用于与燃烧机连接的燃烧机口3,位于炉体外部的陶瓷纤维毯8。燃烧机口周围设置燃烧机口专用耐火砖9(由耐高温浇注料制成)。炉体的炉壁由内到外包括高铝砖层6和保温层7。在图1中,将原材料自加料口1和2交替加入炉膛13内,经过上方的硅碳棒5,辐射热量,使其融化为液态状,在这一过程中烟窗4是处于关闭状态。如果发生突发状况或停电,可及时打开燃烧机(图中未示出)和烟窗4,使柴油通过燃烧机口3在炉膛13内充分燃烧,产生的热能对原材料继续融化或保温。当炉内金属全部融化后,倾转炉体,自流槽11流出。
以上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进行改动或调整。因此上述改动或调整也意图纳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成群,未经米成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44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