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处理气浮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4118.0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1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岑景飞;于洪海;陈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高富中石油燃料沥青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地址: | 5285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处理 气浮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水处理气浮池。
背景技术
气浮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固液分离技术,始于选矿浮选技术,它是往水通入大量密集的微气泡,使其与杂质、絮粒相互粘附,形成整体比重小于水的浮体,并依靠浮力使其上浮至水面,从而完成固、分离的净水技术。最初,该技术主要用于脂肪、油、纤维、油脂等密度小于水的物质的去除,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此工艺在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中得到推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炼油、造纸、印染、电力、化工、纺织、皮革、食品、机械、轻工业等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以及生活饮用水的处理上。根据产生气泡的方式不同,气浮工艺分为电解(凝聚)气浮、曝气气浮和溶气气浮,其中加压溶气气浮工艺是水处理最常用的工艺之一。
目前加压溶气气浮工艺分为顺流式气浮工艺和逆流式气浮工艺。顺流式气浮工艺是气浮接触室中采用顺流的方式使原水与溶气水进行同向接触,微气泡与悬浮物在接触室同向运动并完成碰撞与粘附过程。逆流式气浮工艺是气浮接触室中采用逆流的方式使原水与溶气水进行逆向接触,微气泡与原水逆向流动,气浮接触室底部出水,下降的悬浮物与上升的微气泡逆向接触,使微气泡与悬浮物碰撞。在逆流过程中,微气泡与悬浮物实现有效碰撞,粘附过程不需要太大的水流动力,但是由于原水向下流动,呈紊流状态,水流动力大,碰撞后的微气泡与悬浮物不能很好的粘附形成稳定的泡絮体或者粘附之后在原水逆流作用下发生脱附现象,导致泡絮体不能很好的完成上浮分离过程,出现“跑矾花’现象。
然而,无论是采用顺流式气浮工艺和逆流式气浮工艺的气浮池,杂质都会或多或少在气浮池的池体沉淀,导致清理困难。另外一方面,形成的絮状物飘浮在水面,需要人工收集,操作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处理气浮池,旨在解决现有的气浮池杂质收集困难的技术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气浮池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水处理气浮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的一端设有进水隔板与池壁围成的进水室,所述进水室与进水管连通;
所述池体的另外一端设有一横隔板和沿所述横隔板延伸的横底板,所述横隔板、横底板与所述池体的侧壁围成排渣槽,所述横底板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在低端通过排渣管与外界连通;所述排渣槽底部的池体壁上设有排水管;
所述横隔板的外侧设有一“L”形的渣板,所述渣板与所述横隔板的外壁构成渣槽,所述渣板的外壁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沿宽度方向向下倾斜,顶部通过一向下倾斜的渣槽斜板连接;
所述池体的中部的底壁上设有若干凹陷区,所述凹陷区内设有排污槽板和融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还包括若干个沉淀部,所述沉淀部通过可拆卸的结构设于所述池体内,所述凹陷区设于所述沉淀部内。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凹陷区为侧面不少于四个面的多面体。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还包括地基结构,所述地基结构由下至上包括地基层、回填中砂层和钢筋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凹陷区对应的凹陷部位。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钢筋混凝土的厚度为200毫米。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地基结构内还预埋有融气管,所述融气管穿过所述回填中砂层和所述钢筋混凝土层与所述凹陷区内的融气孔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还包括走道板,所述走道板设于所述池体的侧面,并且与所述池体的侧面垂直。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走道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备的走道板。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走道板上表面设有若干防滑的条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水处理器气浮池通过在池体端部设置的渣槽和渣板,使得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形成的絮状物顺着水流进入渣槽内被收集。而在收集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挡水板的角度设置防止污水进入渣槽内,进一步提高杂质的收集效率。
另外一方面,较大的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在凹陷区侧壁设置的排污槽板上。在清洗过程中,可以将清水从融气孔内注入凹陷区内对排污槽板进行清洗,而且清洗后的污水也可以通过融气孔排除,清理过程较为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气浮池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C-C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高富中石油燃料沥青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佛山高富中石油燃料沥青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4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平板玻璃的全自动AOI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动去边机视觉寻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