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医治疗骨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3709.6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2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习彬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A61M1/00;A61H39/08;A61H1/02;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医 治疗 骨折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中医治疗骨折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对于骨折的病人,通过手术复位后大多使用夹板对患处进行固定,现有操作所使用的夹板大多为普通条状木板,只能起到简单的固定作用,而骨折患处往往伴有淤血,肿痛,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疼痛,这样简单的固定不能消肿止痛,不利于疾病的愈合康复,给病人增加了痛苦,也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给骨折病人进行康复治疗时能够固定患处,通过中医疗法对骨折部位进行散瘀、消肿、止痛,有助于疾病愈合康复的中医治疗骨折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支臂和防滑胶垫,其特征是在底座的顶部中央设置有支座,支座的顶部设置有康复固定板,康复固定板的顶部中段设置有弹力垫,康复固定板的两侧设置有条形固定孔,条形固定孔内设置有条形插槽,所述条形插槽与条形固定孔可拆装,条形插槽的根部与“C”形夹板连接,“C”形夹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圆孔,所述“C”形夹板与弹力垫大小相吻合,所述弹力垫的侧面设置有支架,支架的顶部中段设置有横向套管,横向套管的外侧设置有橡胶球,横向套管的两端设置有弹力拉臂,所述康复固定板的侧面中段设置有弹力支臂,弹力支臂的前端设置有伸缩套管,伸缩套管的前端设置有定位套环,定位套环上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上设置有倒置“L”形支臂,“L”形支臂的前端设置有弹力套,弹力套的侧面设置有手柄,手柄上连接设有约束带,约束带的前端设置有按压板,所述底座的侧面设置有明火槽,明火槽的侧面设置有燃料槽,燃料槽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的顶部设置有夹持镊,燃料槽的侧面设置有无菌针灸缸。
作为优选,所述“C”形夹板的侧面中段设置有牵拉臂,牵拉臂的前端设置有固定夹。
作为优选,所述“C”形夹板的内侧底部可设有活血药膏。
作为优选,所述弹力套内可设置有玻璃罐体。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功能齐全,给骨折病人进行康复治疗时能够固定患处,通过中医疗法对骨折部位进行散瘀、消肿、止痛,有助于疾病愈合康复,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C”形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臂,3、防滑胶垫,4、支座,5、康复固定板,6、弹力垫,7、条形固定孔,8、条形插槽,9、“C”形夹板,10、圆孔,11、支架,12、横向套管,13、橡胶球,14、弹力拉臂,15、弹力支臂,16、伸缩套管,17、定位套环,18、连接轴,19、“L”形支臂,20、弹力套,21、手柄,22、约束带,23、按压板,24、明火槽,25、燃料槽,26、密封盖,27、夹持镊,28、无菌针灸缸,29、牵拉臂,30、固定夹,31、活血药膏,32、玻璃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底座1、支臂2和防滑胶垫3,其特征是在底座1的顶部中央设置有支座4,支座4的顶部设置有康复固定板5,康复固定板5的顶部中段设置有弹力垫6,康复固定板5的两侧设置有条形固定孔7,条形固定孔7内设置有条形插槽8,所述条形插槽8与条形固定孔7可拆装,条形插槽8的根部与“C”形夹板9连接,“C”形夹板9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圆孔10,所述“C”形夹板9与弹力垫6大小相吻合,所述弹力垫6的侧面设置有支架11,支架11的顶部中段设置有横向套管12,横向套管12的外侧设置有橡胶球13,横向套管12的两端设置有弹力拉臂14,所述康复固定板5的侧面中段设置有弹力支臂15,弹力支臂15的前端设置有伸缩套管16,伸缩套管16的前端设置有定位套环17,定位套环17上设置有连接轴18,连接轴18上设置有倒置“L”形支臂19,“L”形支臂19的前端设置有弹力套20,弹力套20的侧面设置有手柄21,手柄21上连接设有约束带22,约束带22的前端设置有按压板23,所述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明火槽24,明火槽24的侧面设置有燃料槽25,燃料槽25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26,密封盖26的顶部设置有夹持镊27,燃料槽25的侧面设置有无菌针灸缸28。在给骨折病人进行康复治疗时,“C”形夹板9夹持患处放置在弹力垫6上,牵拉臂29牵拉“C”形夹板9两端暴露骨伤部位,自无菌针灸缸28内取针灸针通过定位套环17定位后刺血,然后自燃料槽25内取燃料点燃后放入玻璃罐体32内吸附刺血部位消除淤血,通过牵拉弹力拉臂14和握持横向套管12锻炼患肢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C”形夹板9的侧面中段设置有牵拉臂29,牵拉臂29的前端设置有固定夹30。这样设置能够减轻夹持压力,暴露骨伤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习彬,未经王习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37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生物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两步中低温交替储存赤眼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