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气液互换仓的安全型一次性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3479.3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2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魏获生;赵翠翠;白建国;何云崧;魏丹怡;董学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获生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3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刘闻铎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气 互换 安全 一次性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输液器,特别是一种带有气液互换仓的安全型一次性输液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次性输液器在使用时通过莫菲式滴壶排气,滴壶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滴壶的下端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的进口与滴壶的出口平齐,滴壶竖直放置,药液在重力作用下滴落,如果滴壶倾斜或倒置导致液面低于出液管的进口,则滴壶内的空气会直接进入患者的血液中,医学界公知,空气进入血液中,流入心脏,在心动的作用下,空气和血液在心室内会混合成气泡血,并经动脉流向全身,如流入脑部会造成脑栓塞,流入肺部造成肺栓塞,流入心脏冠动脉,会造成心梗,都会致人毙命。如气泡血流入其它器官,也会造成该器官血管梗阻,组织坏死,使该器官受到损伤,因此,医务界规定禁止用这种一次性输液器进行压力输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带有气液互换仓的安全型一次性输液器,不管滴壶处于什么状态,都能不间断输液工作,而且都可以有效防止空气进入患者的血液中,更好地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还可以进行压力输液。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气液互换仓的安全型一次性输液器,包括药液穿刺针、滴壶、输液针,滴壶的上端设置有与滴壶连通的进液管,进液管的上端与药液穿刺针连通,滴壶的上端还设置有 排气阀,滴壶的下端设置有与滴壶连通的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和过滤器,出液管的下端与输液针连通,关键是:所述的滴壶由滴壶上壳和滴壶下壳组成,进液管和排气阀设置在滴壶上壳上,出液管设置在滴壶下壳上,出液管的上端设置有横截面为圆环形的滤液帽,滤液帽的上端面设置为亲水膜,亲水膜的上表面与滴壶上壳和滴壶下壳的结合面重合,位于滴壶内部2/3高度处,滤液帽的直径小于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滴壶的直径,滤液帽外壁和滴壶内壁之间的间隙为气液流动通道,滴壶下壳和出液管之间的空腔为气液互换仓。
所述的亲水膜的滤孔孔径大小为10μm或5μm。
所述的滤液帽的形状为漏斗形,滤液帽上端面的直径与处于同一平面的滴壶下壳的内径之比为4:5。
所述的气液互换仓的容积大于5ml。
所述的滤液帽下端面的内径等于出液管的外径,滤液帽与出液管之间的固定方式为插接固定。
所述的滴壶上壳的下端和滴壶下壳的上端都是向外凸出的喇叭口,两个喇叭口拼接形成的空间与滤液帽之间的间隙为气液流动通道。
所述的出液管与滴壶下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滴壶由滴壶上壳和滴壶下壳组成,出液管的上端设置有滤液帽,滤液帽的上端面设置为亲水膜,亲水膜的上表面位于滴壶内部2/3高度处,滤液帽外壁和滴壶内壁之间的间隙为气液流动通道,滴壶下壳和出液管之间的空腔为气液互换仓,使用时药液的液面高于亲水膜上表面,这样就使得滴壶内的药液可以通过亲水膜进入滤液帽内,并经过出液管流出,而空气却无法经过亲水膜进入出液管内。即使滴壶倾 斜、横置或倒置,空气也无法进入出液管内,而药液却可以经过亲水膜流入出液管内正常输液,可以有效防止空气进入患者的血液中,更好地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这种一次性输液器可以进行压力输液,而且保证空气不会进入患者的血液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进液管,2、排气阀,3、出液管,4、滴壶上壳,5、滴壶下壳,6、滤液帽,7、亲水膜,8、气液互换仓,9、药液穿刺针,10、输液针,11、流量调节器,12、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获生,未经魏获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34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叠层模具的同步开模机构
- 下一篇:用于注射器芯杆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