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注墨墨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2248.0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8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饶安平;陈芝清;李东强;谭泽勇;郁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美健大自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墨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药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注墨墨盒。
背景技术
在药品生产结束后,需要进行药品包装;而在进行药品包装时,需要在包装盒打印上其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并且还需要打印一份药品说明书放入药品包装盒中。
现有的药品包装过程中,通常都使用打印机对药品说明书进行打印,这就必须要使用墨盒。而现有的墨盒不仅需要频繁地更换,导致打印效率的降低;并且现有的墨盒质量参差不齐,墨盒内通常容易混入较多的空气或者其他气体,这就会导致打印出的药品说明书存在断墨、打印不清等问题。如果患者因为这些问题导致错误服用或者过量服用药品,则会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研制出一种无需频繁更换,并且能够保证打印清晰的墨盒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注墨墨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注墨墨盒,包括墨盒本体、储墨腔以及注墨装置;墨盒本体的侧面开设有墨盒本体进墨口;储墨腔的侧面开设有储墨腔出墨口;注墨装置包括注墨筒、液压筒以及推墨杆;注墨筒的两端分别设有注墨筒进墨口以及注墨筒出墨口,并且注墨筒的轴向设有推墨杆空腔;注墨筒进墨口通过出墨管与储墨腔出墨口相连接;注墨筒出墨口通过进墨管与墨盒本体进墨口相连接;推墨杆空腔为圆柱状,其开口位于注墨筒上注墨筒进墨口所靠近的一端端面上;并且推墨杆空腔的长度小于注墨筒的长度;液压筒为圆环状,其一端与注墨筒上开有推墨杆空腔的开口一端相固定,另一端固定有液压缸;推墨杆与液压缸相连,并且推墨杆的直径小于推墨杆空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注墨墨盒,由墨盒本体、储墨腔以及注墨装置构成。
墨盒本体的侧面开设有墨盒本体进墨口,用于墨盒本体的进墨;储墨腔的侧面开设有储墨腔出墨口,用于储墨腔的出墨。
本实用新型中的注墨装置由注墨筒、液压筒以及推墨杆组成,注墨筒的两端分别设有注墨筒进墨口以及注墨筒出墨口,并且注墨筒的轴向设有推墨杆空腔;注墨筒进墨口通过出墨管与储墨腔出墨口相连接;注墨筒出墨口通过进墨管与墨盒本体进墨口相连接;推墨杆空腔为圆柱状,其开口位于注墨筒上注墨筒进墨口所靠近的一端端面上;并且推墨杆空腔的长度小于注墨筒的长度;液压筒为圆环状,其一端与注墨筒上开有推墨杆空腔的开口一端相固定,另一端固定有液压缸;推墨杆与液压缸相连,并且推墨杆的直径小于推墨杆空腔的直径。储墨腔中的墨水通过注墨筒进墨口到达推墨杆空腔,再由推墨杆空腔留至墨盒本体。
本实用新型中的墨盒本体以及注墨装置形成一个压力恒定的整体;当墨盒本体中的墨水较少,导致压力较低时,此时容易出现断墨,推墨杆推动推墨杆空腔中储存的墨水进入墨盒本体;反之,当墨盒本体中的墨水较多,打印时由墨盒本体喷出的墨水较多,不仅墨迹不容易干,而且浪费严重,此时推墨杆反向移动,将墨盒本体中的墨水吸入推墨杆空腔中进行储存,减少墨盒本体中的墨水量,维持墨盒本体内的压力平衡。
作为优选,墨盒本体进墨口位于墨盒本体的侧面底部;储墨腔出墨口位于储墨腔的侧面底部。
本实用新型将墨盒本体进墨口设置于墨盒本体的侧面底部,能够使由墨盒本体进墨口进入的墨水直接融入原先含有的墨水中,有效减少吸附在墨盒本体内壁上的墨水量;并且储墨腔出墨口设置于储墨腔的侧面底部,通过该设置能够使得储墨腔中的全部墨水都能够通过注墨装置到达墨盒本体。
作为优选,液压筒的外表面在靠近注墨筒的一端均匀设有拉耳卡;注墨筒的外表面在靠近液压筒的一端设有一圈注墨筒凹槽;拉耳卡与注墨筒凹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在液压筒的外表面在靠近注墨筒的一端均匀设有拉耳卡,带有拉耳卡的液压筒构成母接头;注墨筒的外表面在靠近液压筒的一端设有一圈注墨筒凹槽,带有注墨筒凹槽的注墨筒构成公接头,两者共同构成耳环式快速接头,利用自锁原理实现紧锁。
作为优选,墨盒本体的顶部均匀设有四个支撑凹槽;储墨腔的底部均匀设有四个支撑凸起;支撑凸起与支撑凹槽相配合,并且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在墨盒本体的顶部均匀设有四个支撑凹槽;储墨腔的底部均匀设有四个支撑凸起,支撑凸起与支撑凹槽相配合;通过该结构使得储墨腔能够稳定地安放于墨盒本体至上,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墨盒相比,有益效果为:(1)能够实现自动注墨,降低墨盒更换频率,提高打印效率;(2)能够维持墨水压力平衡,保证打印质量;(3)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美健大自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美健大自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2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