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2244.2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1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闫键;王沁勇;侯沁波;李敏;苏军飞;董沁芳;琚辉;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06 | 分类号: | B25B13/06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8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把式 套筒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套筒扳手,具体是一种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
背景技术
传统的套筒扳手通常由带六角孔的套筒和L形把手组成。此种套筒扳手由于自身结构所限,存在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具体而言,当采用此种套筒扳手装卸螺丝时,操作者先将套筒套在螺丝上,并沿正向扳转L形把手。每扳转一定角度后,操作者便需要将套筒从螺丝上卸下,并沿反向将L形把手复位,然后继续正向扳转L形把手。如此反复,直至完成螺丝的装卸。基于上述过程,此种套筒扳手显然存在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套筒扳手,以解决传统套筒扳手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套筒扳手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包括带六角孔的套筒、L形筒状连接杆、筒状扶手轴承、L形筒状把手、筒状把套;其中,L形筒状连接杆的水平边端部插接固定于套筒的孔腔后部;筒状扶手轴承的内圈套接固定于L形筒状连接杆的水平边上;L形筒状把手的垂直边端部可拆卸地套接固定于L形筒状连接杆的垂直边端部;筒状把套转动套接于L形筒状把手的水平边上。
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将套筒的孔腔前部套在螺丝上。然后,一手握住筒状扶手轴承,另一手握住筒状把套,并沿正向摇转筒状把套,筒状把套由此依次通过L形筒状把手、L形筒状连接杆、套筒带动螺丝进行正向转动,由此一次性完成螺丝的装卸。在此过程中,筒状扶手轴承的内圈随着L形筒状连接杆进行正向转动,筒状扶手轴承的外圈保持不转,由此防止了L形筒状连接杆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歪斜,从而保证了螺丝装卸的稳定性。当螺丝所处的空间狭小时,可将L形筒状把手从L形筒状连接杆上卸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由此变形为传统套筒扳手,以适应狭小的空间。基于上述过程,与传统套筒扳手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采用L形筒状连接杆、筒状扶手轴承、L形筒状把手、筒状把套组成了摇把式结构。基于摇把式结构的特点,操作者无需将套筒从螺丝上卸下,也无需进行复位操作,便可一次性完成螺丝的装卸,由此使得操作更加省时省力,从而有效提高了螺丝的装卸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传统套筒扳手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适用于装卸螺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带六角孔的套筒,2-L形筒状连接杆,3-筒状扶手轴承,4-L形筒状把手,5-筒状把套。
具体实施方式
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包括带六角孔的套筒1、L形筒状连接杆2、筒状扶手轴承3、L形筒状把手4、筒状把套5;其中,L形筒状连接杆2的水平边端部插接固定于套筒1的孔腔后部;筒状扶手轴承3的内圈套接固定于L形筒状连接杆2的水平边上;L形筒状把手4的垂直边端部可拆卸地套接固定于L形筒状连接杆2的垂直边端部;筒状把套5转动套接于L形筒状把手4的水平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2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