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股静脉引流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9821.2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3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松 |
主分类号: | A61M25/04 | 分类号: | A61M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引流 固定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解决心血管外科在采用中、短期心肺支持技术时,需要对股静脉引流管进行妥善固定的技术问题。
技术背景
随着心血管外科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接受中、短期心肺支持技术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中、短期心肺支持技术,必然涉及对股静脉引流插管进行妥善固定的问题。首先,引流管的固定必须确实,股静脉引流管绝对不能滑脱,否则可能造成病人大出血死亡;其次,必须要方便安装和调整,如果股静脉引流管的深浅度不合适,必须方便操作人员迅速调整。
目前全国大多数开展心脏外科手术的单位,对于中、短期心肺支持技术中的股静脉引流管固定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流程,多依靠术者的经验和个人习惯,大致的过程如下:在腹股沟区沿股静脉走行做纵向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游离出股静脉。股静脉表面5/0滑线缝荷包,荷包线套Rumel止血器。当完成股静脉插管后,收紧Rumel止血器,夹好纹式钳,再把Rumel止血器和股静脉引流管用线绳结扎固定在一起。这样的优点是:固定可靠。缺点是:由于Rumel止血器和纹式钳体积大,无法将其埋在腹股沟区的切口之内,只能将其摆在切口之外,造成感染的机会高,一旦出现感染迹象,必须撤除装置,可能导致整个治疗的失败。
发明内容
为了更加方便地、可靠地固定股静脉引流管;我们发明了专用于股静脉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医用有机材料,制成软、硬固定装置,两者配合使用,以达到中、短期固定股静脉引流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软、硬固定装置两部分。软固定装置的特征是:采用有弹性的、医用硅胶材料制成,包括软固定管、软固定翼和固定孔。为全包裹式,软固定管底部开放状态,管内径8mm,管壁厚1mm,管长20mm;软固定翼宽5mm,固定翼厚度1mm,固定翼的固定孔内径1mm;硬固定装置采用医用硬质塑料材料制成,包括硬固定管、硬固定翼和固定孔。为半包裹式,硬固定管底部呈开放状态,其管内径10mm,管壁厚1mm,管长16mm;两侧的硬固定翼宽5mm,固定翼厚度1mm,固定翼的固定孔内径1mm。
在股静脉插引流管后,首先确定适当的固定位置。然后掰开软固定装置的软固定翼,使其软固定管下方张开,有弹性的软固定管包裹住股静脉引流管,使软固定管和股静脉引流管贴合紧密。再将硬固定装置的硬固定管下方开放口对准软固定装置的软固定管,卡压在软固定装置上,起到锁定软固定装置和股静脉引流管的目的。通过固定孔,用缝合固定线在左右两侧各缝合一针,打结后股静脉引流管和固定装置被妥善固定于切口内。由于固定装置较小,可以暂时埋在腹股沟区的切口当中,起到固定可靠,但是不影响切口缝合,起到无菌,减少感染机会。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是:可安全、方便、可靠地将股静脉引流管固定在腹股沟区的切口之内,安全、可靠和减少污染,可以达到中、短期股静脉固定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软固定装置的三维视图(单位:mm),其中1,软固定管;2,软固定翼;3,固定孔。其特征是:软固定管为全包裹式,管底部为开放状态,管内径8mm,管壁厚1mm,管长20mm;软固定翼呈半圆形,半径5mm,厚度1mm;固定翼边缘的固定孔内径1mm。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软固定装置的横剖面视图,显示软固定管的内径,管壁厚度,软固定翼的半径以及厚度。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软固定装置的顶部视图,显示:软固定管长度;软固定翼的半径、固定孔位置和半径。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软固定装置的腹部视图,显示:软固定管长度,软固定管底部的开放状态;软固定翼的半径、固定孔位置和半径。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硬固定装置的三维视图(单位:mm),其中4,硬固定管;5,硬固定翼;6,固定孔。其特征是:硬固定管为半包裹式,底部呈开放状态,跨度6mm,管内径10mm,管壁厚1mm,管长16mm;两侧的硬固定翼半径5mm,厚度1mm,固定孔内径1mm。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硬固定装置的横剖面视图,显示硬固定管的内径,管壁厚度,硬固定翼的半径以及厚度。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硬固定装置的顶部视图,显示:硬固定管长度;硬固定翼的半径、固定孔位置和半径。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硬固定装置的腹部视图,显示:硬固定管长度,以及硬固定管底部的开放跨度;硬固定翼的半径、固定孔位置和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松,未经吴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98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