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喷药型气管插管预引导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9663.0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2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辉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喷药型 气管 插管 引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气管插管时所用的可喷药型气管插管预引导杆。
技术背景
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医疗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患者喉头水肿、气管痉挛等症状,使气管插管困难,医学上称之为困难气道。传统的做法是反复插管以便扩展上呼吸道,这种方法存在更高的喉头水肿和气管痉挛,增加再次插管失败的风险,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进一步引起严重缺氧、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导致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医务工作者操作方便,气管插管容易,而且当遇上喉头水肿和气管痉挛等困难气道状况时,可通过喷洒特殊药物以解除困难气道的可喷药型气管插管预引导杆。从而提高了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为了方便阅读理解,以下叙述中将附图中的零件标号放在了零件名称的后面,但不能理解该技术方案受到附图的限制)
所述的可喷药型气管插管预引导杆(1)是一光滑的中空杆,其插入气管的一端设有三组自上而下规则 排列的细孔(2);引导杆(1)的末端设有与医用注射器相连的连接管(3)。
所述三组自上而下规则排列的细孔(2)设在中空杆插入气管一端的距顶端1mm-5mm长的范围内。
所述三组自上而下规则排列的细孔(2),每个细孔为长10mm、宽2mm的梭形细孔,上下两孔的间距为1mm。
所述引导杆(1)的外径为1mm-10mm,长度为70-10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引导杆(1)末端的连接管(3)与医用注射器相连,提升气管插管安全、有效的同时,引导杆(1)可在插管期间给予患者特殊药物,以解除患者喉头水肿造成的插管困难和患者气管痉挛导致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提高气管插管时的应变能力。引导杆(1)插入气管前端的细孔(2)药物通过细孔形成高压、分散的喷雾,使药物喷洒均匀,范围加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喷药型气管插管预引导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所公开的结构就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引导杆(1)是一光滑的中空杆,其插入气管的一端设有三组自上而下规则排列的细孔(2)。引导杆(1)的末端设有与医用注射器相连的连接管(3)。
引导杆(1)的外表面制有标识插入深浅的刻度;引导杆(1)由高分子医用材料制成;引导杆(1)的 外径为1mm-10mm,长度为70-100cm。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把引导杆弯曲成适合插管的弯度,当盲探时遇到阻力或患者反映剧烈时适当喷洒药物,以解除气道反应。当引导杆成功置入气管时沿预置引导杆(1)置入气管插管。从而达到了提高气管插管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目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对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或等同技术,则本实用新型也应该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说明书中若有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则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辉,未经张志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9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