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物栽培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68648.4 | 申请日: | 2014-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9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姚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众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9/04;A01G2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204 北京市平谷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栽培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栽培容器。
背景技术
植物工厂或阳台园艺中进行植物培养时,常见的花盆等栽培容器对水分保留持久性较低,并且花盆内较多的水分从花盆底部排出时,容易将花盆内的栽培基质或营养成分携带走,不仅给工作人员带来附加的劳动量,而且影响植物的培育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保证植物的培育质量的植物栽培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栽培容器,包括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内填装有栽培基质,容器主体的底端设置有环形底托,环形底托设置在底盘上,所述环形底托与容器主体底端的外壁以及底盘之间形成圆柱形空间,该圆柱形空间内设置有吸水棉,吸水棉的顶部与容器主体之间设置有过滤网,容器主体的底部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位于过滤网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主体的外壁上还对称设置有两个吊耳。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主体上且位于两个吊耳的下方设置有排水孔。
进一步地,所诉容器主体采用硬质塑料或陶瓷一体成型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容器主体下方的过滤网能避免栽培基质随水流出,过滤网下方的吸水棉可吸收多余的水,并可通过虹吸效果将水分吸附而传导给容器主体内的栽培基质,使该栽培基质达到浸润的效果,有效防止的栽培基质的流失,无需人工添加栽培基质,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保证植物的培育质量,两个吊耳可方便容器整体移动,两个吊耳下方的排水孔能排出过多的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植物栽培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所述容器主体1内填装有栽培基质,容器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环形底托2,环形底托2设置在底盘3上,所述环形底托2与容器主体1底端的外壁以及底盘3之间形成圆柱形空间,该圆柱形空间内设置有吸水棉4,吸水棉4的顶部与容器主体1之间设置有过滤网5,容器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通孔6,该通孔6位于过滤网5的中心位置。
所述容器主体1的外壁上还对称设置有两个吊耳7。
所述容器主体1上且位于两个吊耳7的下方设置有排水孔8。
所诉容器主体1采用硬质塑料或陶瓷一体成型制成。
容器主体1下方的过滤网5能避免栽培基质随水流出,过滤网5下方的吸水棉4可吸收多余的水,并可通过虹吸效果将水分吸附而传导给容器主体1内的栽培基质,使该栽培基质达到浸润的效果,有效防止的栽培基质的流失,无需人工添加栽培基质,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保证植物的培育质量,两个吊耳7可方便容器整体移动,两个吊耳7下方的排水孔8能排出过多的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众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农众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86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电子锁控制方法、智能电子锁及具有该锁的保险箱
 - 下一篇:新型双向切块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