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车记录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68584.8 | 申请日: | 2014-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8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 发明(设计)人: | 江宝恒;詹骏杰;邱金安;刘楠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迪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温国林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记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车记录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汽车的拥有量也不断增加,交通的发展一方面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重的交通隐患。仅2011年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超过了20万人。而发达国家则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们为控制机动车安全驾驶,通过立法(如欧盟第3825/85法规)强制安装机械式纸盘汽车行驶记录仪,对遏制疲劳驾驶、车辆超速等交通违章,约束驾驶员的不良驾驶行为,保障安全行车很有效。各级交通部门面对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由于交通管理的复杂性,交通车辆的运行范围大,活动范围涉及全国各地,管理部门无法随时随地的对车辆进行追踪监控。交通管理部门迫切需要一种可以代替人工对车辆的运行状况和驾驶员的操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的电子设备。交通管理中也需要一种能够有效保障车辆安全、提供实时调度管理的产品,使我国的交通管理能够真正迈入智能化时代。而汽车行驶记录仪就是一种能够安装在车辆上全过程同步记录、监控车辆运行状态、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高新技术产品。
美国、日本、香港、马来西亚等地都在大量使用汽车行驶记录仪,我国许多大城市的车辆也安装上了汽车行驶记录仪。经过运输企业的使用,事实证明,安装使用汽车行驶记录仪有利于规范驾驶员操作,降低汽车公里胎耗、油耗,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从而减少应交通事故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安装汽车行驶记录仪后,运输企业可以依据记录的数据对驾驶员的进行奖励或批评教育甚至是处罚,长期坚持使用汽车行驶记录仪,不仅可以培养驾驶员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还有助于运输企业筛选出经常有不良驾驶行为的个别司机,找出重点监督对象,从而达到“管车、管人、管安全”的目的。
实用新型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的缺点和不足:
现有的行车记录仪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以记录车辆的行驶速度、时间、里程等,规范了驾驶员的操作。但,现有的行车记录仪只能大概获取到当时的情况和数据,无法提供精确的数据,且当危险障碍物或车靠近车辆时,不能及时达到紧急避险,产生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车记录仪,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转动摄像头的行车记录仪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实现了对危险事件进行紧急避险,满足了实际应用中的多种需要,详见下文描述:
一种行车记录仪,所述行车记录仪包括:主控制器,
所述主控制器通过连接电机来控制摄像头模块的转动,并实时采集视频数据;所述主控制器通过12C接口连接实时时钟电路模块,用于记录实时时钟;所述主控制器通过脉冲累加器引脚连接车速采集模块,用于记录汽车的实时车速;
所述主控制器通过SPI接口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摄像头模块采集的视频信息;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时钟电路模块,用于提供工作时钟;
所述主控制器通过CAN总线接口连接雷达传感器,用于探测障碍物信息;所述主控制器还通过串口连接热敏打印机,用于打印设备记录的相关信息;所述主控制器通过USB主机接口连接U盘;
所述主控制器还分别电连接IC卡模块、开关量模块、电源电路模块、复位电路模块、操作键盘以及液晶显示器。
所述主控制器的型号为MC9S12D64。
所述实时时钟电路模块的型号为NXP856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当前汽车总线的传输技术,雷达传感器技术,采取数电转换技术,利用电机控制摄像头转动,正面记录摄像头的数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如危险障碍物或车靠近时,摄像头自动转向该方向,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发出警告提醒驾驶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行车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主控制器; 2:摄像头模块;
3:电机; 4:IC卡模块;
5:实时时钟模块; 6:车速采集模块;
7:开关量模块; 8:存储器;
9:电源电路模块; 10:复位电路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迪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优迪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85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