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8054.3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1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史硕仁;陈昶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硕仁 |
主分类号: | F24J2/52 | 分类号: | F24J2/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王莹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支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太阳能支架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多个导水槽的太阳能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反核相关议题的发酵,如何有效应用替代能源,以降低现有方式所带来支环境损害,将成为全球亟需解决的问题。
鉴于亚热带及热带地区日照充足,进而可提升太阳能发电产能效率,而相关太阳能发电的方式,目前主要是在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板,以有效地利用日照面积予以发电。
而建筑整合太阳能(BIPV)是使用太阳能光伏材料取代传统建筑材的一种应用方式,使建筑物本身成为一个大的能量来源,而不必用外加方式加装太阳能板,因为在设计阶段就考虑,所以发电率和成本比值最佳,天窗和外墙是通常最大的受光面。
鉴于亚热带及热带地区临海地区往往雨量充足,且时有短暂暴雨发生,若该地区采用建筑整合太阳能的方式构建建筑物,而使太阳能板成为天花板或外墙时,相关防水问题将显得格外重要。
就现有相关建筑整合太阳能的领域来说,仍未提出对应防水问题的结构设计,使得现有的太阳能支架结构出现雨水渗入室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熟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太阳能支架结构,以解决待改善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太阳能支架结构,其包括多个第一支架、多个第二支架、多个第一压板、多个第二压板及多个光电模块。多个第一支架分别具有顶凸部及二侧凸部,顶凸部的顶面具有二个第一导水槽,而各侧凸部具有第二导水槽,各第二导水槽沿顶凸部的两侧往各侧凸部下凹形成。多个第二支架分别设于其中二个第一支架之间,且各第二支架的顶面具有第三导水槽。多个第一压板覆盖于各顶凸部的顶面上。多个第二压板覆盖于各第二支架的顶面上。多个光电模块分别设于其中二个第一支架及其中二个第二支架之间,并设于各第一压板与各第一支架之间,以及设于各第二压板与各第二支架之间。
优选地,各第一支架的底面可具有基座,基座与各第二支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优选地,太阳能支架结构还可包括防火层,其设于容置空间之中。
优选地,各基座可与对应的各第一支架一体成形。
优选地,各基座可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连接对应的各第一支架。
优选地,各第二支架的各端与相邻的各第一支架之间可具有间隙。
优选地,各第三导水槽可通过各间隙与相邻的各第二导水槽相通。
优选地,各第一压板与各光电模块之间可具有防水压条。
优选地,各第二支架的顶面与各光电模块之间可具有防水压条。
优选地,太阳能支架结构还可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套件,其两端分别套接第一支架的一端及另一第一支架的一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支架结构可通过第一支架的第一导水槽将由第一压板与光电模块之间渗入的水滴导出;以及利用第三导水槽将由第二压板与光电模块之间渗入的水滴经由间隙导入第二导水槽,再通过第二导水槽将水滴导出;由此完善地将渗入的水滴导出,以防止水滴流入室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支架结构的第一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支架结构的第二支架及第二压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支架结构的第二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支架结构的第三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支架结构的第一支架及连接套件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支架结构的第一支架及连接套件的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支架结构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而其中所使用的附图,其目的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实用新型于实际实施上的技术方案范围。
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支架结构的第一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支架结构的第二支架及第二压板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支架结构1包括多个第一支架11、多个第二支架12、多个第一压板13、多个第二压板14及多个光电模块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硕仁,未经史硕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8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