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联式反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67555.X | 申请日: | 2014-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8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付春平;周利勇;周声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中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18;B01J4/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 地址: | 570125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反应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并联式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用酸液溶解矿物以制备相关化合物的工艺过程中,往往需要不断地对反应釜进行搅拌,让反应釜中的酸液和矿物充分接触,使反应得以持续进行,并防止反应产物沉淀而堵塞反应釜的出口。
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效率,在很多场合还会设置多个反应釜,每两个或更多反应釜作为一组,每组当中的反应釜之间相互并联,即它们的进料口相连,同时出液管的管路汇到同一条集液管中,并在集液管的输出端设置抽取反应液的抽液泵,抽液泵的输出端再设置出液阀,从而以组为单位对反应釜进行统一管理和生产,在此称之为并联式反应装置。
然而,酸液与矿物的反应通常会放出大量的热,反应釜中的温度较高,上述的并联式反应装置要比单个反应釜更难控制,往往无法同时对多个反应釜进行搅拌,容易产生反应不完全而结块的现象,或者在反应釜中加入某些新的反应物,促使矿物对应的金属阳离子沉淀后,一旦搅拌不及时,这些结块或沉淀的物质就会沉降到反应釜的底部,堵塞反应釜的出液管,造成反应液无法出料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联式反应装置,以解决化工生产中现有并联式反应装置的出液管堵塞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并联式反应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底部设有出液管的反应釜、抽液泵、与抽液泵入口连接的集液管,各出液管并联连接集液管,它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出液管上的出口阀,在各出口阀至所述集液管之间的各所述出液管上分别设有通气管,各通气管上分别设有气阀。
由气阀、出口阀控制相关管路的通断,使反应过程中,压缩空气依次经由通气管、出液管通入反应釜底部,从而冲散反应釜底部的沉淀物,防止反应釜的出口堵塞;而在反应结束后,由抽液泵提供动力,经各条出液管和集液管,统一抽出各反应釜中的反应液。其结构简单、合理,有效避免了同时工作的一组反应釜的堵塞问题,并且操作简单,便于统一管理。
在相邻两个所述出液管之间的所述集液管上设有隔离阀。在通入压缩空气时可关闭隔离阀,避免各条通气管之间的压缩空气串流,从而使每个反应釜都能够获得等量的压缩空气,防止了通气不均造成的某个反应釜堵塞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其结构简单、合理,有效避免了同时工作的一组反应釜的堵塞问题,并且操作简单,便于统一管理;还能在通入压缩空气时关闭隔离阀,避免各条通气管之间的压缩空气串流,从而使每个反应釜都能够获得等量的压缩空气,防止了通气不均造成的某个反应釜堵塞问题,保证同时工作的多个反应釜出口畅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反应釜;2、集液管;3、抽液泵;4、抽液阀;5、出液管;6、出口阀;7、通气管;8、气阀;9、隔离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并联式反应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底部设有出液管5的反应釜1、抽液泵3和与抽液泵入口相连的集液管2,各条出液管5并联连接集液管2,它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出液管5上的出口阀6,在各出口阀6至所述集液管2之间的各所述出液管5分别设有通气管7,各通气管7上分别设有气阀8。
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在抽液泵3入口前设置抽液阀4,并利用空气压缩机产生压缩空气。然后由气阀8、出口阀6控制相关管路的通断,使反应过程中,压缩空气可依次经由通气管7、出液管5通入反应釜1底部,从而冲散反应釜1底部的沉淀物,防止反应釜1的出口堵塞;而在反应结束后,由抽液泵3提供动力,经各条出液管5和集液管2,统一抽出各反应釜1中的反应液。
进一步地,在相邻两条出液管5之间的集液管2上设有隔离阀9。在通入压缩空气时可关闭隔离阀9,避免各条通气管7之间的压缩空气串流,从而使每个反应釜1都能够获得等量的压缩空气,防止了通气不均造成的某个反应釜堵塞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中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中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75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