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髋臼杯位置调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6099.7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6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宫恩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宫恩年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A61F2/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4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髋臼杯 位置 调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使用的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髋臼杯位置调整器。
背景技术
自1961年Charnley报道现代全髋关节置换的成功临床应用以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术已日趋成熟。
人工关节假体的放置位置一直被认为是决定髋关节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包括髋臼杯和股骨柄假体位置和方向的放置,其中髋臼杯的前倾角及外翻角是髋关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但无绝对统一的标准。在手术过程中,术者可以采用计算机导航辅助,也可以直接在目视下将人工髋臼杯植入,但均不可完全避免假体放置不良的情况发生,进而导致假体颈部与髋臼杯边缘的撞击、大转子与骨盆的撞击,引起术后疼痛、脱位、假体松动等问题。
以往术者会将髋臼杯重新起出,再次调整后植入,但这样会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髋臼杯位置调整器,其能够在不起出髋臼杯的情况下对髋臼杯的位置及方向进行调整,相对于现有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的髋臼安装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更为简便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髋臼杯位置调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柄和杆,所述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柄内,另一端形成有卡爪以便于咬合髋臼杯的边缘。
优选地,所述卡爪形成为四角齿状,即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形成有突出的四个齿。
优选地,相邻两个齿之间形成为弧形弯曲的凹缘。
优选地,所述杆的远端呈轴向钝角弯曲。
优选地,所述柄和杆通过固定销固定。
优选地,所述柄的表面为粗糙表面以便于手握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形成于杆远端的卡爪能够咬合到髋臼杯的边缘上,然后对柄施加力,就可以方便地调整髋臼杯的位置,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附图中所示,所述附图总结如下: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1为髋臼杯的主视图
图2-2为髋臼杯的侧视图
图2-3为髋臼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2部分组成:柄1和杆2,柄1安装于杆2的一端(近端),杆2的另一端形成有卡爪3,该卡爪能够方便地咬合到髋臼杯的边缘上,如图2-2所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卡爪3形成为四角齿状,即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形成有突出的四个齿,另外,相邻两个齿之间可以形成为弧形弯曲的凹缘。此结构可以更方便地咬合到髋臼杯的边缘上,并且不会对髋臼杯造成损伤。
杆2通常为金属杆。为了便于卡爪3咬合到髋臼杯的边缘,所述杆2的远端优选呈轴向钝角弯曲,如图1-2所示。
另外,杆2的一端可以插入到柄1中,用固定销4进行固定,由此方便术者操作。另外,柄1的表面优选形成为粗糙表面,从而便于术者用手握持。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术者切开关节囊,切除髋臼盂唇,去除髋臼窝内软组织,显露髋臼,用髋臼磨锉打磨髋臼窝,将髋臼杯假体植入髋臼窝内,如经计算机导航测量或目视下发现因髋臼杯放置位置不佳,即可用本实用新型的髋臼杯位置调整器进行髋臼杯的位置调整。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术者手持所述器械的柄1,将所述器械远端的卡爪3纵轴与髋臼杯水平边缘垂直,且使四角齿状头咬合于髋臼杯边缘,给予柄1外力冲击(如用锤子敲击),将髋臼杯位置进行调整,使髋臼杯放置至合理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宫恩年,未经宫恩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60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管道焊接时内部防氧化充氩保护方法
- 下一篇:管件焊接旋转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