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直升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4478.2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4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家伟 |
主分类号: | A63H27/127 | 分类号: | A63H27/127;A63H2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晓霞 |
地址: | 621100 四川省绵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新型螺旋桨连接构造的直升飞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螺旋桨式飞行器玩具。而普遍地,现在的螺旋桨玩具存在着如下两点不足:
一、螺旋桨与旋转杆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够完善,容易松脱,损害,可能导致飞行过程中,螺旋桨飞脱的危险,而且在不玩放置时候,也容易导致螺旋桨连接结构的损坏。
二、螺旋桨旋转杆的构造不够完善,强度不够,容易折断。传统的螺旋桨式飞行器玩具,为了尽量减轻重量,螺旋桨的旋转杆要设计得尽量细小,然而细小,则会导致强度减弱,影响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直升飞行器。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直升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及设于飞行器本体上方的螺旋桨机构,所述飞行器本体内设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电机及传动牙箱,该传动牙箱通过齿轮组设有正转输出端、反转输出端;所述螺旋桨机构包括正转螺旋桨、反转螺旋桨及内外套杆,该正转螺旋桨、反转螺旋桨分别通过内外套杆的内旋转杆、外旋转杆与传动牙箱的正转输出端、反转输出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转螺旋桨通过固定组件设于内旋转杆的顶部,该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正转螺旋桨中间位置的方形固定部、及盖设于内旋转杆顶部“十”字形旋转帽套,该旋转帽套的竖杆部通过套槽与内旋转杆相连接,横杆部卡设于正转螺旋桨中间位置的方形固定部中,使得内旋转杆通过旋转帽套带动正转螺旋桨转动;所述方形固定部的中部设有贯通部,该贯通部两侧设有与所述旋转帽套的横杆部相适配的卡槽,其通过固定片将旋转帽套的横杆部锁固在所述卡槽内;所述方形固定部位于卡槽开口一侧的四个角落位置,对角式设置有两个丝槽、两个卡凸,所述固定片与所述丝槽、卡凸相对应的四个角落位置设有通孔,其中两个通孔卡设于卡凸上,另外两个通孔通过螺丝固设于丝槽内。
进一步,所述外旋转杆套设于内旋转杆外侧,且一直延伸至内旋转杆的顶部,并且伸入旋转帽套的套槽内,支撑住旋转帽套,并使旋转帽套相对其旋转。如果,单靠内旋转杆支撑的话,强度容易不够,将外旋转杆延伸,也起到支撑作用,保证旋转杆的强度。
进一步,所述旋转帽套的顶部设有平衡杆,该平衡杆通过连杆与正转螺旋桨的方形固定部两侧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反转螺旋桨中部设有方形下凹部,该方形下凹部内设有“十”字形卡件,该“十”字形卡件固定套设于外旋转杆上,使得外旋转杆带动“十”字形卡件旋转,进而带动反转螺旋桨旋转。
进一步,所述飞行器本体设置为人物仿真形状。
进一步,所述飞行器本体内部还设有信号收发装置、电源装置等部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更加科学的螺旋桨与旋转杆之间的连接结构,使得其构造稳固,不易松脱损坏。另外,还通过巧妙的内外套管式旋转杆,内旋转杆、外旋转杆同时起到支撑作用,即减轻重量,又保证支撑的强度。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整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螺旋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方形固定部不带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方形固定部带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旋转帽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飞行器本体1;螺旋桨机构2;驱动机构3;驱动电机31;
传动牙箱32;正转螺旋桨4;方形固定部41;贯通部42;卡槽43;丝槽44;卡凸45;反转螺旋桨5;方形下凹部51;“十”字形卡件52;内外套杆6;内旋转杆61;外旋转杆62;旋转帽套7;套槽71;固定片8;通孔81;平衡杆9;连杆9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家伟,未经黄家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4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