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下巷道渗水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3742.0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1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锁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健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57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巷道 渗水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煤机械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渗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采煤在煤矿井下进行,煤矿中巷道由于地理环境影响,巷道内容易出现渗水现象,特别是在雨天,渗水现象更为严重。渗水直接流入巷道内,造成巷道内湿滑。如果不及时清理,巷道底板致使底板长期浸泡,特别是一些软岩矿井会造成巷道底板泥化,出现底鼓等现场,危害矿井安全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渗水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煤矿井下巷道渗水收集装置,包括两根平行排列的横梁,每根横梁的两端连接支撑柱的上端,横梁之间设置软性集水罩,软性集水罩的开口向上,软性集水罩的两侧安装数个挂环,两侧的挂环分别套装在横梁上,软性集水罩底部连接导流管。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侧部的支撑柱之间设置集水槽,导流管的下端连接集水槽。所述的导流管为数个,导流管均匀分布在软性集水罩的底部,导流管的上部贴近软性集水罩的底部,导流管的下部位于一个横梁的下部。所述的软性集水罩的底部为向中间倾斜的两个斜面。所述的软性集水罩与导流管连接处设置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巷道内出现渗水现象时,将软性集水罩展开进行渗水收集,避免渗水在巷道内任意流动;本实用新型直接放置在煤矿巷道内。无需在巷道内开槽开孔,避免破坏巷道结构;巷道底板保持干燥,避免长期浸泡,保证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柱 2集水槽 3横梁 4挂环 5软性集水罩 6导流管 7斜面 8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煤矿井下巷道渗水收集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两根平行排列的横梁3,每根横梁3的两端连接支撑柱1的上端,横梁3之间设置软性集水罩5,软性集水罩5的开口向上,软性集水罩5的两侧安装数个挂环4,两侧的挂环4分别套装在横梁3上,软性集水罩5底部连接导流管6。软性集水罩5上的挂环4可以并拢至一端此时将软性集水罩5处于合并状态,保持巷道内拥有更大的空间。使用状态如图1所示,将软性集水罩5展开,导流管6下端可以深入巷道水槽,渗水滴入软性集水罩5,由导流管6统一排出巷道。软性集水罩5的材料可以为帆布或者其他不漏水的软性材料。
渗水量较少时,所述的侧部的支撑柱1之间设置集水槽2,导流管6的下端连接集水槽2。渗水现有集水槽2继续收集,收集称量后再统一处理。
本实用新型可以放置在巷道局部,也可以根据巷道长度定制,在较长的巷道内,所述的导流管6为数个,导流管6均匀分布在软性集水罩5的底部,导流管6的上部贴近软性集水罩5的底部,导流管6的下部位于一个横梁3的下部。这样能够满足各种长度的软性集水罩5。
为了更好的收集落在软性集水罩5上水,所述的软性集水罩5的底部为向中间倾斜的两个斜面7。软性集水罩5内部不会有死角,在重力作用下,所有的渗水均可以排出。
为了避免巷道内的杂物落入软性集水罩5内导致堵塞导流管6,所述的软性集水罩5与导流管6连接处设置过滤网8。过滤网8可以阻止杂物,保持本实用新型排水的畅通。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健,未经周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37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排水管道自动除结晶结构
- 下一篇:一种瓦斯防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