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向车体式升降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3320.3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3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鹏;陈瑞清;莫振锦;王向创;陈烨;刘晓伟;程良平;陈东;吴颖;郭博;何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3/00 | 分类号: | B65B63/0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3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车体 升降 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棒材或螺纹生产线轧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单向车体式升降挡板。
背景技术
对于棒材或螺纹生产线,轧材成捆打包时都要进行齐头,目前公知的棒材或螺纹生产线轧材成捆齐头时用的齐头挡板的共同点就是挡板在受轧件冲撞时都有一定的摆动幅度,靠摆动幅度来压缩缓冲器来吸能缓冲(有的无缓冲器,直接由刚性件支撑),但挡板都不能水平前后移动只能摆动,这样的结构形式有三个缺点。一是挡板在受冲击时底部都是滑动摩擦,机构受冲击大易损坏;二是缓冲器的组合不够灵活,数量少缓冲力有限,也就决定了能承受的冲击力有限;三是由于挡板不能水平移动,受轧材冲撞时是倾斜的,所以轧材端部齐头后也不是完全的垂直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向车体式升降挡板,它使轧材在齐头时既能齐得漂亮又能降低设备使用、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向车体式升降挡板,包括位于下端的固定架体和位于上端的挡板,在固定架体与挡板之间设置有活动车体用于承载挡板,该活动车体底部装有车轮,车轮设在固定架体的横梁上,根据所需缓冲力的大小在固定架体和活动车体之间沿开口360度对称组合安装有聚氨酯缓冲器,在聚氨酯缓冲器安装位处设有穿过固定架体与活动车体相连的缓冲辅助,在固定架体该侧装有碟簧或压缩弹簧,用来抵消聚氨酯缓冲器的反弹力及约束活动车体限制其水平方向上的左右移动,在挡板上端连接有一个挡板升降机构,该挡板升降机构由电液推杆或油缸作为动力源经链条或钢丝绳将挡板升起和降低,当挡板升起则露出开口轧材可以通过;当挡板降下则封闭开口,轧材则可撞击挡板进行齐头。
所述固定架体由地脚固定在设备安装位。
所述缓冲辅助是对称布置的。
在所述固定架体的横梁上设有限位块,在活动车体与固定架体之间设有限位钩,限位块与限位钩共同作用来限制活动车体反弹时最大水平前后移动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目前公知的棒线轧材齐头挡板易损坏、承受载荷小、轧材端部齐头后不是垂直面的缺陷,且本新型用的起重机聚氨酯缓冲器相对于碟簧或蜗卷弹簧等制作的缓冲器占用空间更小、组合安装形式更灵活、成本更低,不论新旧棒材生产线该新型都适用,由于它占用空间小,维护方便,成本低,所以推广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挡板降下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挡板升起后的侧视图。
图中:1-挡板升降机构,2-固定架体,3-活动车体,4-挡板,5-聚氨酯缓冲器,6-缓冲辅助,7-限位块,8-限位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3,一种单向车体式升降挡板,包括由地脚固定在设备安装位的固定架体2和位于上端的挡板4,在固定架体2与挡板4之间设置有活动车体3用于承载挡板4,该活动车体3底部装有车轮,车轮设在固定架体2的横梁上,根据所需缓冲力的大小在固定架体2和活动车体3之间沿开口360度对称组合安装有聚氨酯缓冲器5,在聚氨酯缓冲器5安装位处设有穿过固定架体2与活动车体3相连对称布置的缓冲辅助6,在固定架体2该侧装有碟簧或压缩弹簧,用来抵消聚氨酯缓冲器5的反弹力及约束活动车体3限制其水平方向上的左右移动,在挡板4上端连接有一个挡板升降机构1,该挡板升降机构1由电液推杆或油缸作为动力源经链条或钢丝绳将挡板4升起和降低,当挡板4升起则露出开口轧材可以通过;当挡板4降下则封闭开口,轧材则可撞击挡板4进行齐头,在固定架体2的横梁上设有限位块7,在活动车体3与固定架体2之间设有限位钩8,限位块7与限位钩8共同作用来限制活动车体3反弹时最大水平前后移动距离。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目前公知的棒线轧材齐头挡板易损坏、承受载荷小、轧材端部齐头后不是垂直面的缺陷,且本新型用的起重机聚氨酯缓冲器相对于碟簧或蜗卷弹簧等制作的缓冲器占用空间更小、组合安装形式更灵活、成本更低,不论新旧棒材生产线该新型都适用,由于它占用空间小,维护方便,成本低,所以推广应用范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33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视频标注的信息竞价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的卡扣机气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