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声键盘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63214.5 | 申请日: | 2014-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0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吴福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705 | 分类号: | H01H13/705;H01H3/1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声 键盘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开关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无声键盘开关。
背景技术
键盘开关,顾名思义是一种应用并安装于键盘上的开关,这种开关的主要结构包括有基座、上盖、静触片、动触片和按钮件,该上盖和基座围合形成容置腔,该静触片、动触片和按钮件设置于该容置腔中,且该按钮件的一端露出容置腔外,通过按压操控按钮件,使得按钮件上下活动,进而通过按钮件作用于动触片上,使得动触片与静触片接触连接或脱离分开。
上述现有的键盘开关结构,虽可提供给使用者断开或导通静触片与动触片之间的连接的功效,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造成现有的键盘开关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现将其缺点归纳如下 :
现有键盘的开关的按钮件为导柱形式,使得整个产品厚度较厚,并且按钮件是安装于键帽的底部中心,当手指仅作用于键帽的一侧边缘时,按钮件无法平稳下压,进而也无法实现静触片与动触片的导通,并且在接触导通的瞬间会产生声响,给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声键盘开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键盘开关无法平稳下压接触并且接触瞬间会产生声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无声键盘开关,包括有座体、静触片、支撑片、动触片、下框、上框以及键帽;该静触片和支撑片彼此分开设置在座体上,该静触片具有第一焊接脚和静触点,该支撑片具有第二焊接脚,该第二焊接脚和第一焊接脚均伸出座体外;该动触片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动触点,该第一连接端与支撑片可翻转地连接并保持电性接触,该动触点位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且动触点位于静触点的上方;该上框与下框彼此交叉并可叠合地枢接在一起,上框的下端和下框的下端分别与座体的两端枢接,上框的上端和下框的上端分别与键帽的底部两端枢接,上框与下框组成X型结构,且该上框的上端与前述第二连接端之间连接有拉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框和上框均呈U型,该下框包括有第一横杆和两第一连杆,该第一横杆的两端均向外延伸出有第一枢接轴,第一枢接轴与键帽枢接,该两第一连杆彼此平行并分别与第一横杆的两端一体成型连接,两第一连杆的尾端内侧均延伸出有第二枢接轴,第二枢接轴与座体枢接;该上框包括有第二横杆和两第二连杆,该第二横杆的两端均向外延伸出有第三枢接轴,第三枢接轴与键帽枢接,该两第二连杆彼此平行并分别与第二横杆的两端一体成型连接,两第二连杆的尾端内侧均延伸出有第四枢接轴,第四枢接轴与座体枢接,且,两第二连杆分别对应位于两第一连杆的内侧,两第二连杆的中部分别对应与两第一连杆的中部枢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杆的尾端表面凹设有第一嵌置槽,第一连杆的前端内侧凹设有第二嵌置槽,叠合状态下,第二连杆的前半部分嵌于第一嵌置槽中,第二连杆的后半部分嵌于第二嵌置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外侧向外延伸出有第六枢接轴,对应地该第一连杆上设置有枢接孔,该第六枢接轴插入枢接孔中枢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上凹设有第一枢接槽和第二枢接槽,该第二枢接轴和第四枢接轴分别对应卡嵌于第一枢接槽和第二枢接槽中,且该座体上设置有上盖,该上盖将第二枢接轴和第四枢接轴分别对应限位于第一枢接槽和第二枢接槽中,该动触片位于上盖的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定位槽,该支撑片的上端插入定位槽中定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键帽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枢接槽和第四枢接槽,该第一枢接轴和第三枢接轴分别对应卡扣于第三枢接槽和第四枢接槽中枢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有第一挂孔,该上框上设置有第二挂孔,该拉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挂孔和第二挂孔挂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置有扣槽,该支撑片的上端穿过扣槽而与第一连接端可翻转扣接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框和上框位于座体的外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利用上框与下框彼此交叉并可叠合地枢接在一起,配合上框与下框组成X型结构,并由拉簧带动动触片活动,取代了传统之采用导柱的形式,使得产品的整体厚度减薄,并且,无论手指作用于键帽的任何位置,上框和下框均可实现联动而带动动触片活动,实现稳定下压,使得静触片与动触片的导通连接更加灵敏,并且接触瞬间不会产生声响,产品使用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32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专用变位机
- 下一篇:一种拼板焊机钢板压紧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