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形工件内圈加工的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63008.4 | 申请日: | 2014-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1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付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冲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袁红红 |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工件 内圈 加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形工件内圈加工的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行业各业对自己所需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在机械加工领域中对圆形工件内圈加工时,一般有车和铣两种工序,这两种工序均采用将工件外表面夹紧的夹具,如三爪卡盘等,然后再利用机床将工件旋转,配合刀具,最终完成对圆形工件内圈的加工,但此种夹具多为平面状物块构成,容易对圆形工件表面造成损伤,加工工序比较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形工件内圈加工的夹具,能够提高对圆形工件的夹紧力,还能够在对圆形工件内圈加工时,大幅减少夹具对圆形工件的外表面的损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圆形工件内圈加工的夹具,包括:第一夹杆、第二夹杆、第三夹杆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呈U型,所述第一夹杆、第二夹杆和第三夹杆的一端安装有圆弧形的爪块,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的另一端穿透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所述第三夹杆的另一端采用调节螺母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所述爪块的圆弧度与工件外表面的圆弧度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爪块和各夹杆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螺纹连接,便于更换不同弧度的爪块,从而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圆形工件,适用范围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爪块采用不锈钢材料,提高爪块的耐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杆、第二夹杆与所述固定架之间为可锁紧的螺纹连接,用于固定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在固定架上的左右移动,从而起到夹紧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对圆形工件的夹紧力,还能够在对圆形工件内圈加工时,大幅减少夹具对圆形工件的外表面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夹杆,2、第二夹杆,3、第三夹杆,4、固定架,5、爪块,6、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圆形工件内圈加工的夹具,包括:第一夹杆1、第二夹杆2、第三夹杆3和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呈U型,所述第一夹杆1、第二夹杆2和第三夹杆3的一端安装有圆弧形的爪块5,所述第一夹杆1和第二夹杆2的另一端穿透连接于所述固定架4的两侧,所述第三夹杆3的另一端采用调节螺母6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4的底部,所述爪块5的圆弧度与工件外表面的圆弧度相同;
其中,所述爪块5和各夹杆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螺纹连接,便于更换不同弧度的爪块5,从而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圆形工件,适用范围广;
所述第一夹杆1、第二夹杆2与所述固定架4之间为可锁紧的螺纹连接,用于固定第一夹杆1和第二夹杆2在固定架上4的左右移动,从而起到夹紧作用;
所述爪块5采用不锈钢材料,提高爪块的耐用性;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圆形工件内圈加工的夹具,其主要工作流程为:首先根据圆形工件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爪块5,将其分别安装至第一夹杆1、第二夹杆2、第三夹杆3上,然后将圆形工件放至第三夹杆3的爪块5内,随后旋转调节螺母6,使第三夹杆3带动圆形工件至合适的高度,再旋转第一夹杆1与第二夹杆2,使得第一夹杆1上的爪块和第二夹杆2上的爪块5将圆形工件夹紧,从而利用机床对工件内圈进行无阻碍加工,由于爪块5的圆弧度和圆形工件外表面的圆弧度相同,使得爪5块与圆形工件之间的抓紧力更大,从而能够提高对圆形工件的夹紧力,同时能够在对圆形工件内圈加工时,大幅减少夹具对圆形工件的外表面的损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冲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冲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30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