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箱盖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62772.X | 申请日: | 2014-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4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明;陈洁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舜江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箱盖 自动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箱盖的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油箱盖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油箱盖作为燃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大阀、中阀、小阀、阀垫、正压弹簧、负压弹簧以及壳体组成,生产时需要将各部件组装后再焊接固定在一起。油箱盖的组装多由工人手工,由于工人的操作手法各异,能难保证每个零部件的准确安装,而手工组装,随着工作时间的延续,工人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状况,这也必然导致组装质量的下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现在有生产厂家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作业,由机械设备完成自动组装工作,这也必然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无论是手工组装还是设备组装,组装完成的油箱盖都需要经过检测合格才能出厂。油箱盖的检测需要进行高正压、中正压、低正压、高负压、中负压、低负压共六个项目进行检测。现在的检测多由工人手工完成,工人劳动强度大,出错率高;而且手工操作的随机性大,重复性差,这会造成很大的检测误差,从而影响检测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且能够全自动完成油箱盖正、负压检测的一种油箱盖自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油箱盖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有机身,机身上设置有控制台,机身中部设置有检测转台,该检测转台外周均布有操作台,操作台随着检测转台的转动依次经过上料工位、高正压检测工位、中正压检测工位、低正压检测工位、高负压检测工位、中负压检测工位、低负压检测工位以及下料工位,上料工位旁配合设置有上料机构,该上料机构的出口端设置有O型圈安装机构,下料工位旁配合设置有下料机构;高正压检测工位、中正压检测工位、低正压检测工位、高负压检测工位、中负压检测工位和低负压检测工位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压力检测机构,压力检测机构与控制台控制连接。
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上料机构包括上料传送带和能够将油箱盖从所述上料传送带转移至O型圈安装机构的上料机械手。
上述的O型圈安装机构包括O型圈储存装置、O型圈压紧气缸、平移气缸、平移台、转移气缸以及O型圈安装平台,平移气缸与平移平台相连接,O型圈储存装置和O型圈压紧气缸设置于所述平移平台的上方,O型圈压紧气缸安装于转移气缸上,O型圈压紧气缸下部设置有O型圈扩张器。
上述的O型圈安装平台与上料工位之间设置有转移机械手。
上述的下料机构包括下料传送带和能够将油箱盖从所述下料工位转移至下料传送带的下料机械手。
上述的压力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对接嘴、压力气缸、次品机械手和次品传送带,检测对接嘴连接于所述压力气缸的下部,次品机械手设置于所述次品传送带和对应工位之间。
上述的压力检测机构还包括用于显示压力的压力显示屏。
上述的次品传送带上均设置有次品计数器。
上述的机身上安装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输出压力的压力调节装置,该压力调节装置与所述压力检测机构控制连接,压力调节装置上设置有调节按钮和气压表。
上述的机身底部设置有支撑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箱盖自动检测装置,通过上料机构将待检测的油箱盖挨个送至装置内,在O型圈安装机构上完成O型圈的安装后,随着检测转台的转动,依次经过高正压检测工位、中正压检测工位、低正压检测工位、高负压检测工位、中负压检测工位和低负压检测工位完成对高正压、中正压、低正压、高负压、中负压、低负压共六项压力值的检测,最后由下料结构下料完成检测。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自动完成油箱盖的检测,代替现有的人工操作,从而提高检测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此外,压力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对接嘴、压力气缸、次品机械手和次品传送带,当油箱盖的某一项压力值不合格时,便由对应的次品机械手将次品的油箱盖运送至对应的次品传送带中,从而完成次品油箱盖的分拣工作。
而次品传送带上设置的次品计数器,能够统计每一项压力不合格的产品数,一遍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所生产的油箱盖的质量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Ⅱ部放大图;
图5是图3去掉控制台和压力调节装置后的俯视图;
图6是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舜江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舜江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27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动轮齿圈寿命试验装置
 - 下一篇:容纳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