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型电动车锂电池并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62146.0 | 申请日: | 2014-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5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建民 |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1M10/42;H01M10/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电动车 锂电池 并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智能型电动车锂电池并联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锂电池的实际容量会随着使用循环次数及放电深度而衰减,当锂电池实际容量只剩下原额定容量的70%时,一般即认为锂电池寿命已经到了;虽然锂电池的容量已经变小了,但是仍然可以继续被使用,若是做为电动车的动力用锂电池,由于锂电池容量变小,将影响电动车的行驶里程,造成使用者的不便,故电动车电池的维修保养厂商,会建议更换新品,以免影响行驶里程造成电池无电可用的窘境,目前电动车的电池主要采用相当昂贵的锂电池,其电池成本约占整车的1/3,因此更换成本高,同样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型电动车锂电池并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锂电池使用、更换成本高并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型电动车锂电池并联装置,包括:一负载;一第一锂电池,该第一锂电池的正极与负极分别与该负载连接;一第一电力转换单元,该第一电力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该负载连接;一第二锂电池,该第二锂电池的正极与负极分别与该第一电力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一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一热敏电阻监测器、二残电单元及一控制单元,该热敏电阻监测器监测该第一锂电池、该第二锂电池的电压与电流,该二残电单元分别监测该第一锂电池、该第二锂电池的充电状态,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热敏电阻监测器及该二残电单元调控该第一电力转换单元的电力输出;一显示器,该显示器连接该控制模块以显示第一锂电池和第二锂电池的电量、电流以及电压状态。
还包括一第二电力转换单元,该第二电力转换单元设在该第一锂电池与该负载之间,该第二电力转换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该第一锂电池的正极与负极连接,该第二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该负载连接。
该控制模块以该第二锂电池输出功率除以该负载输出电压所得的一电流值控制该第一电力转换单元的输出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锂电池的实际容量会随着使用循环次数及放电深度而衰减,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电动车锂电池并联装置,则并不需要立刻替换一颗新的锂电池,只需并联一个功率较小的锂电池,原电池仍可继续使用,因此可降低电动车电池更换的成本,并提升并联电池整体的效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型电动车锂电池并联装置的原理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型电动车锂电池并联装置的原理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型电动车锂电池并联装置,包括:一负载;一第一锂电池,该第一锂电池的正极与负极分别与该负载连接;一第一电力转换单元,该第一电力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该负载连接;一第二锂电池,该第二锂电池的正极与负极分别与该第一电力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一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一热敏电阻监测器、二残电单元及一控制单元,该热敏电阻监测器监测该第一锂电池、该第二锂电池的电压与电流,该二残电单元分别监测该第一锂电池、该第二锂电池的充电状态,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热敏电阻监测器及该二残电单元调控该第一电力转换单元的电力输出;一显示器,该显示器连接该控制模块以显示第一锂电池和第二锂电池的电量、电流以及电压状态。
如图2所示的,还包括一第二电力转换单元,该第二电力转换单元设在该第一锂电池与该负载之间,该第二电力转换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该第一锂电池的正极与负极连接,该第二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该负载连接。
该控制模块以该第二锂电池输出功率除以该负载输出电压所得的一电流值控制该第一电力转换单元的输出电流。
该控制模块决定分配该负载输出功率的比例,该第一锂电池的输出功率为该负载输出功率与该第二锂电池输出功率的差值,该第二锂电池的输出功率为该第二锂电池的电量状态、实际容量、端电压、转换效率及该负载功率的乘积除以该第一锂电池的电量状态、实际容量、端电压、转换效率的乘积与该第二锂电池的电量状态、实际容量、端电压、转换效率的乘积的和值。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建民,未经林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21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务车多功能调节座椅
- 下一篇:用于轨道车辆的集电器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