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夯机挂脱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1989.9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2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郝智青;谭旭;李云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天力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刘曾剑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夯机挂 脱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强夯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与强夯机配套的挂脱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需要对松土压实处理,往往使用强夯机进行处理。强夯机的工作原理是把一定吨位的夯锤提高到相应的高度,然后让其自由下落,将势能转化为动能,它是基于动力压密理论,通过夯锤对土体的冲击作用,使土中的空气溢出,土体颗粒重新排列,减小土体的孔隙比,降低土体的压缩性,消除其湿陷性,增大土体的干密度,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广泛应用在民用建筑、机场建设、石油化工存储基地、港口、码头、堆场。
常见的强夯机包括机身、吊臂、脱钩器和夯锤等,传统脱钩器通常由吊钩和机械式脱钩装置组成。在使用过程中,由驾驶员操作强夯机将脱钩器吊至夯锤吊耳附近,位于工作区的挂钩员将脱钩器吊钩挂于夯锤吊耳上,驾驶员操作提钩,待夯锤达到预先设定的高度后,由钢丝绳拉紧脱钩装置,实现夯锤与脱钩器分离,夯锤作自由落体运动而下落,实现对工作面的夯击,然后脱钩器下落至夯锤吊耳附近,由挂钩员挂钩、起吊进行下一工作循环。
从传统脱钩器的以上工作过程不难看出,其存在以下缺点:
1.在设备施工过程中,需在现场额外配备1~2名挂钩员,配合强夯机驾驶员操作吊挂夯锤,挂钩工作繁重且较不安全,并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
2.脱钩装置必须达到预先设定高度才能脱钩,在出现设备倾斜、钢丝绳损坏等危险情况时,如不能及时脱钩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事故;
3.采用钢丝绳拉脱的方式会把夯锤拉离夯锤起升时的重心位置,导致夯锤落下后偏离夯坑,使得下次挂钩时需要移动设备方可对中;
4.工作效率偏低,一般强夯施工时挂钩员必须在距离设备20 米以外,夯锤落下后走到夯锤位置挂钩,挂钩结束后再走到距离设备20 米以外的位置,如此重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通过结构创新,提供一种可自主抓吊夯锤的强夯机挂脱钩装置,利用该挂脱钩装置抓吊的夯锤可在任意高度实现脱离,以便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施工安全性以及施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强夯机挂脱钩装置,包括壳体和可转动地设置在该壳体上的爪钩,所述爪钩具有与夯锤吊耳脱离的第一转动位置和与所述夯锤吊耳挂接的第二转动位置,其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可相对于所述爪钩升降的卡座、与该卡座配合的限位元件以及用于使所述卡座上升的脱钩动力装置,所述卡座具有限制所述爪钩转动的限制转动位置和允许所述爪钩转动的允许转动位置,所述限位元件具有限制所述卡座下降的限制下降位置和允许该卡座下降的允许下降位置;当所述爪钩与所述夯锤吊耳脱离时,所述限位元件处于所述限制下降位置,所述卡座在所述脱钩动力装置和限位元件的作用下处于较高的所述允许转动位置,所述爪钩在自重作用下处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当所述爪钩与所述夯锤吊耳挂接时,所述限位元件在所述夯锤吊耳的作用下而处于所述允许下降位置,所述爪钩在所述夯锤吊耳的作用下而转至所述第二转动位置,同时所述卡座处于较低的所述限制转动位置。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挂脱钩装置配套强夯机使用时,可提高工作效率;靠驾驶员操作可实现抓吊夯锤,不需要配备挂钩员,大大节约成本。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夯锤吊耳的顶部形成为与所述爪钩下端的钩头配合的带倒角凸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卡爪的数量为三个。采用此结构的优点在于,吊起夯锤平稳,不会出现滑脱现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上部呈圆筒状,下部呈喇叭状开口。采用此结构的优点在于,方便脱钩器与吊钩吊耳对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卡座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脱钩动力装置包括铰接于所述壳体的脱离杠杆和驱动该脱离杠杆绕其支点转动的驱动元件,所述脱离杠杆上设有作用于所述卡座的施压元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施压元件为滚轮。由于通过滚轮与卡座进行接触,可减小摩擦力,提高灵活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元件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外侧的气缸。由于通过气缸实现气动脱离,可以由驾驶员操作在任意高度位置实现与夯锤的脱离,避免出现事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元件还包括钢丝绳。这样,一旦气缸出现故障时,还可以通过操作钢丝绳在设定高度实现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天力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天力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19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信息播放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双渠式流速可控生态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