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式小型生物接触氧化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1464.5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8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白云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小型 生物 接触 氧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埋式小型生物接触氧化柱。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的处理大多是以生化处理或用化学处理的办法,生物处理诸如A/O厌氧-好氧(活性污泥)工艺、生物转盘和氧化沟工艺等,上述处理工艺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对于小区居室,特别是水量较低的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性差,大多处理设施投资成本高,而且运行费用更是居高不下。
活污水处理中物化法处理效果较差,化学法所需投加药剂量大,故均不宜作为主要处理方案,所以生物接触氧化法是最佳选择,生物氧化处理法具有容积负荷高、停留时间短、有机物去除效果好、对冲击负荷有较强适应能力、污泥生成量少、无需污泥回流、运行管理简单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是:缺少适合居室配套使用,处理较低水量的地埋式的小型化、低成本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特别是没有与现有化粪池配套使用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埋式小型生物接触氧化柱,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优化设计一种地埋式的小型生物接触氧化柱,采用柱型结构,卧式装配,填充针状填料,投加好氧生物菌种,生化处理低水量生活污水效果显著,具有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制造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埋式小型生物接触氧化柱,包括居室、地面标高、污水管道、化粪池、生物氧化柱、渗透池、砂石层、黏土层、砾石层、柱体、封头板、封底、进水布水管、松针填料、检查管、出水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氧化柱埋置于地面标高之下,所述生物氧化柱为圆柱形筒体,所述生物氧化柱包括柱体、封头板、封底、进水布水管、出水管和检查管,所述柱体二端设置有封头板和封底,所述封头板上设置有进水布水管,所述封底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柱体中间上部设置有检查管,所述进水布水管和出水管位置设置于所述柱体截面圆形上边缘部分,所述进水布水管和出水管中心同轴设置;所述进水布水管与所述化粪池出水口通过法兰连接固定,所述化粪池污水入口通过污水管道与所述居室生活污水排口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渗透池连通,所述渗透池依次由砂石层、黏土层、砾石层叠层组成;所述生物氧化柱内设置有松针填料,所述松针填料通过内部金属框架固定,所述金属框架通过所述封头板和封底上的螺孔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松针填料上边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下缘;所述柱体、封头板、封底、进水布水管、出水管和检查管均通过塑料焊接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封头板与封底均为PVC材质板,所述柱体为PVC材质的波纹管,所述进水布水管与出水管均为PVC材质;所述检查管为可开启式设置,所述生物氧化柱内添加有好氧生物菌。
所述进水布水管延伸到所述柱体内部后,向下方直角弯曲,所述进水布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布水孔,所述布水孔均匀分布在所述进水布水管的直管段上,所述布水孔分多层设置,各层之间的布水孔交错设置。
所述布水孔直径为20mm,所述布水孔间距为50mm。
所述封头板和底板上设置有四个螺孔,所述螺孔通过螺栓与松针填料框架密封固定连接。
所述生物氧化柱直径范围为Φ300mm—Φ500mm。
所述生物氧化柱长度范围为1200mm—1800mm。
所述松针填料高度范围为600mm—1000mm。
所述松针填料采用立体弹性填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和优良的材质,具有使用寿命长、不堵塞、挂膜快脱膜易、耐高负荷冲击、耐酸耐压,处理效果显著等优点。
所述松针填料采用特殊的拉丝,丝条制毛工艺,将丝条插固于耐腐的中心绳上,制成了悬挂式立体弹性填料单体,填料在有效区域内能立体全方位均匀舒展满布,使水、气、生物膜得到充分接触交换,生物膜不仅能均匀地着床于每一丝条上,保持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大的比表面积,又能进行良好的新陈代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白云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白云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14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