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骨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1123.8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5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斌 |
主分类号: | A45B25/02 | 分类号: | A45B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99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骨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骨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我们知道的雨伞伞骨之间的连接,一般都是采用线条缝合连接,为传统的连接方式,该连接方式多年来不变,存在有利有弊,有利的是成本低,制造方便;有弊的是,线条很容易脱落,就需要人工自己缝合,自己的缝合比较简单,但是脱线而言就比较麻烦,使得雨伞的寿命简单,使用带来不便;另外市场上一般采用的金属伞骨容易割手,对使用者而言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故此这种传统的连接方式有待改进,本发明人就此提出了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伞骨连接器,安装方便,改良了现有金属伞骨的不足之处,同时具有良好的连接效果,伞骨之间连接牢固,整体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伞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伞骨件和第二伞骨件,所述第一伞骨件包括内部形成通孔的座体,在所述座体的外壁上形成3个等间隔设置的弹性 卡件,所述弹性卡件与所述座体为一体成型,所述弹性卡件包括弧形件体,在所述弧形件体的端部内侧形成方形缺口,所述方形缺口的内侧壁体形成弧形导面,在所述弧形件体的端口端部设有凸卡,所述凸卡设有向后的卡体;
所述第二伞骨件包括圆柱形连接体,在所述连接体的内部形成通腔,所述通腔的内壁形成3个等间隔设置的卡腔,所述卡腔的内壁形成弧形壁体,所述卡腔的底端形成与所述凸卡、所述卡体相配合设置的卡口,在所述卡口的一侧设有定位卡条,所述定位卡条与所述方形缺口相配合设置,在所述定位卡条的端部形成弧形端。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形成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2-3mm。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定位卡条用弹性材质制成,长度为3-5cm。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卡体的端部形成凸台,所述凸台外凸1-3mm。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体的长度大于所述座体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借助第一伞骨件和第二伞骨件之间的连接,实现伞骨之间的连接,将传统的金属伞骨变为橡胶材质或塑料材质的伞骨,也就免去了伞骨割手的意外发生,为了实现很好的塑料伞骨之间的连接,可以将第一伞骨件固定在伞骨上,而第二伞骨件可以连接彼此的第一伞骨件,实现固定卡扣连接,无需任何辅助缝合线。
2、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只要将第一伞骨件放入第二伞骨件的内部,再将第一伞骨件旋转,使得其上的凸卡和卡体卡入到卡腔的卡口内,再用力压第二 伞骨件,使得卡体完全进入卡口,而方形缺口与定位卡条之间形成定位的同时,实现阻止,第一伞骨件与第二伞骨件之间不会实现移动,第一伞骨件上的弹性卡件具有弹性,能伸缩在卡腔内,一旦卡入,受到弹性卡件的弹力影响被牢牢的卡在卡腔内,实现牢固定位连接。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改良了现有金属伞骨的不足之处,同时具有良好的连接效果,伞骨之间连接牢固,整体效果好。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在需要遮阳的时候进行遮阳使用,在需要遮雨的时候能起到很好的遮雨效果。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伞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伞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伞骨件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伞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伞骨件10和第二伞骨件20,所述第一伞骨件10包括内部形成通孔2的座体1,在所述座体1的外壁上形成3个等间隔设置的弹性卡件3,所述 弹性卡件3与所述座体1为一体成型,所述弹性卡件3包括弧形件体4,在所述弧形件体4的端部内侧形成方形缺口5,所述方形缺口5的内侧壁体形成弧形导面6,在所述弧形件体4的端口端部设有凸卡7,所述凸卡7设有向后的卡体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斌,未经陈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11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