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顶阀箱防泄漏压紧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0635.2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8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钢;刘百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顶 阀箱防 泄漏 压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炉顶阀箱防泄漏压紧油缸。
背景技术
高炉炼铁的炉顶进料设备由上料罐,上密封阀系统,下料罐,阀箱系统,水冷齿轮箱从上至下的顺序组成。阀箱在下料罐与水冷齿轮箱之间,内部空间通道通过齿轮箱直接与炉顶高压高温空间相通。
阀箱的设备用途主要是:在下料罐均压后,阀箱内部的密封阀板打开使炉料从下料罐通过阀箱进入炉内,然后在下料罐排压前,关闭阀箱内部的密封阀板,使炉气密封,隔断。以保证高炉高压操作。这样下料罐可以排压接受上料罐的料流入,然后再均压通过阀箱将料送入炉内,如此循环生产。
阀箱内部的密封阀板的开启和关闭主要是通过两个压紧油缸驱动完成的,见图1,当下料罐均压后,启动倾动油缸5,倾动油缸5驱动双向出头空心活塞杆3伸出运动,活塞杆带动固定杆1,固定杆1炉内端连接曲臂19,曲臂19带动密封阀板脱离阀座,再由旋转油缸驱动轴承7转动进一步带动密封阀板旋转,密封阀板旋转后让开炉料通道。密封阀板的关闭动作与上述顺序相反进行,两油缸的行程均有接近开关控制,以便与其它相关设备自动连锁操作。
在原有设备中,见图3,在双向出头空心活塞杆3与固定杆1之间安装有密封圈A6,起密封作用。然而由于长期处在炉内高温环境8下,使得密封圈A6的使用寿命明显下降,造成高温损坏。因此在双向出头空心活塞杆3与固定杆1之间时常会出现煤气泄漏点21,形成高压流灰通道,造成阀箱压紧油缸传动腔内部积灰板结20,形成阻碍,使油缸活塞3运动卡阻,进一步的造成阀箱密封阀板不能有效关闭,使密封阀密封失效,炉内压力与下罐沟通,不能放散泄压使上料失控,造成高炉停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炉顶阀箱防泄漏压紧油缸,有效的防止了由于压紧油缸泄漏而造成的高炉停产休风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高了压紧油缸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炉顶阀箱防泄漏压紧油缸,包括固定杆、螺帽、双向出头空心活塞杆、旋转轴承座、倾动油缸、密封圈A、轴承、密封圈B、环状胶板、氮气室、氮气管、通孔、螺栓、氮气管固定座、密封胶圈、连接头,旋转轴承座固定在炉顶阀箱的箱体上,旋转轴承座内部安装有轴承,旋转轴承座上同时固定有倾动油缸,双向出头空心活塞杆安装在倾动油缸内部,双向出头空心活塞杆内部套接固定杆,固定杆两端设有螺纹,在固定杆伸出旋转轴承座的一端螺纹上螺接有螺帽,在螺帽与双向出头空心活塞杆之间安装有密封圈B,在固定杆伸入箱体的一端螺纹上螺接连接头,双向出头空心活塞杆被螺帽和连接头限位在固定杆上,双向出头空心活塞杆与固定杆之间安装有密封圈A,在旋转轴承座上设有通孔,通孔与氮气管接通,氮气管端部固定有氮气管固定座,氮气管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转轴承座上,在氮气管固定座与旋转轴承座之间通过密封胶圈密封,旋转轴承座在箱体内侧端安装有环状胶板,所述的旋转轴承座、倾动油缸、双向出头空心活塞杆、环状胶板以及连接头之间构成传动空腔,传动空腔内充满氮气,形成氮气室。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炉顶阀箱防泄漏压紧油缸,通过对压紧油缸传动腔防泄漏措施的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有效的避免了传动腔内的积灰板结,提高了压紧油缸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密封阀板能够有效的压紧关闭,使得上料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有效的防止了高炉停产休风事故的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炉顶阀箱防泄漏压紧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点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原设备中泄漏点和积灰板结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杆.2.螺帽.3.双向出头空心活塞杆.4.旋转轴承座.5.倾动油箱6.密封阀A 7.轴承.8.阀箱内部高温煤气仓.9.密封阀B.10.环状胶板.11.氮气室.12.氮气管.13.通孔.14.螺栓.15.氮气管固定座.16.密封胶圈.17.连接头.18.箱体.19曲臂.20.积灰板结.21.泄漏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06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炉炉前设备泥炮炮嘴
- 下一篇:一种剖层机的刀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