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多品种车辆底盘扭杆弹簧扭转疲劳强度的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60462.4 | 申请日: | 2014-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1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丰;李春风;彭庆东;储健民;刘云龙;黄金福;刘增智;远景;卞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N3/2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王大为 |
| 地址: | 15005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品种 车辆 底盘 弹簧 扭转 疲劳强度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多品种车辆底盘扭杆弹簧疲劳强度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底盘的扭杆弹簧是车辆行走部分重要组成,根据《扭杆弹簧制造、检验和试验通用技术条件》Q/LH169-89中的要求以及1GJB3048-9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履带式装甲车辆扭杆弹簧规范》依据,制造完成车辆底盘所安装的扭杆弹簧必须进行扭转疲劳检测,以保障所安装的扭杆弹簧合格。
而现有的车辆底盘扭杆弹簧的扭转疲劳强度检测设备存在以下缺陷:
1、能够检测的扭杆弹簧种类单一,对不同车种的底盘扭杆弹簧进行检测时需要使用相应类型的检测设备,这样导致其余的检测设备闲置,扭杆弹簧检测设备利用率低并占用车间大量空间。
2、现有的检测设备检测手段单一,只能对扭杆弹簧进行单向扭转的疲劳强度检测,而不能进行多次换向的循环扭转疲劳强度检测,故不能满足对综合性要求很强车辆的底盘扭杆弹簧进行多次换向的循环扭转疲劳检测需要。
3、现有的车辆底盘扭杆弹簧检测设备的扭转承载力小且不稳定,当扭杆弹簧还未达到扭转疲劳极限时,现有的检测设备已经因承载力不足而过载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多品种车辆底盘扭杆弹簧扭转疲劳强度的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车辆底盘扭杆弹簧的扭转疲劳强度检测设备不能检测多车种底盘扭转弹簧、不能进行多次换向的循环综合检测、扭转承载力小且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用于多品种车辆底盘扭杆弹簧扭转疲劳强度的检测装置包括液压控制组件、小端箱体总成、大端箱体总成、固定平台总成、左端驱动油缸总成、右端驱动油缸总成、大头端摆动拨叉、摆动机构总成、两个换向传感器、两个拉臂、两个可更换小头固定端、两个可更换大头固定端、两个顶杆总成与两个水平轴,
固定平台总成水平设置,小端箱体总成与大端箱体总成均竖直固接于固定平台总成顶面,小端箱体总成与大端箱体总成相对呈间距设置,每个可更换小头固定端穿过小端箱体总成的侧壁与一个顶杆总成固接,可更换小头固定端与小端箱体总成可拆卸连接,
每个水平轴的一端与一个可更换小头固定端可拆卸连接,大端箱体总成开设有两个通孔,每个水平轴的另一端穿过一个通孔并与一个可更换大头固定端可拆卸转动连接,两个水平轴水平并行设置,
两个可更换大头固定端的下方设有摆动机构总成,每个拉臂的一端与一个可更换大头固定端连接,每个拉臂的另一端与摆动机构总成连接,
左端驱动油缸总成与右端驱动油缸总成关于两个水平轴对称固接于固定平台总成的顶面,左端驱动油缸总成的活塞杆与右端驱动油缸总成的活塞杆均与摆动机构总成固接,大头端摆动拨叉固接于大端箱体总成顶端,大头端摆动拨叉的两个叉尖朝向一个可更换大头固定端设置,每个换向传感器固接于一个所述叉尖上,与大头端摆动拨叉相对应的可更换大头固定端设有两个换向传感器触点,两个换向传感器触点间隙设置于可更换大头固定端外侧壁上,
左端驱动油缸总成包括左端驱动油缸,右端驱动油缸总成包括右端驱动油缸,左端驱动油缸与右端驱动油缸均为单杆活塞缸,
液压控制组件包括两个调速阀、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蓄能器、溢流阀、粗滤油器、精滤油器、油箱与压力表组件,
管一的一端与左端驱动油缸的无杆缸连通,管一的另一端分别与管四的一端以及管三的一端连通,调速阀一设置于管一上,管三的另一端与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连通,管四的另一端与右端驱动油缸的有杆缸连通,管二的一端与右端驱动油缸的无杆缸连通,管二另一端分别与管五的一端以及管六的一端连通,调速阀二设置在管二上,管五的另一端与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连通,管六的另一端与左驱动油缸的有杆缸连通,
管七的一端与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连通,管七的另一端同时与管九的一端、管八的一端以及管十一的一端连通,蓄能器与管九的另一端连通,管八的另一端与油箱连通,粗滤油器设置于管八上,管十的一端与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连通,管十的另一端分别与管十一的另一端以及管十三的一端连通,溢流阀设置于管十一上,压力表组件以及精滤油器沿管十三的一端依次设置于管十三上,管十三的另一端与油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0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