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装饰面防护层的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9880.1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7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国胜 |
主分类号: | E04B5/32 | 分类号: | E04B5/32;E04F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李增朝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 防护 楼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装饰面防护层的楼板。
背景技术
根据GB50037-201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第20页记载,以及现有技术中普遍应用的工艺,建筑地面包括楼板(混凝土)结构层+找平(水平)垫层+饰面层(环氧、瓷砖、石材、木地板等),底层地面的基本结构层宜为面层、垫层和地基;楼层地面的基本结构层宜为面层和楼板。当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的基本结构层不能满足使用或构造要求时,可增设结合层、隔离层、填充层、找平层等其他构造层。可以看出,目前的楼板为三明治式的结构。
造成这种三明治式的叠加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1、现有浇筑楼板工艺和设备对水平度和平整度的控制缺乏有效手段;
2、混凝土楼板层直接加工成饰面层的技术工艺较之石材瓷砖等效果存在较多缺陷(如细腻密实度等);
3、以上两点的结合缺乏创新尝试摸索和技术改进。
这种现行的三明治式叠加做法存在的弊端明显:
1、楼板+其他构造层+面层的做法导致工序增加,造成工时和材料浪费。
2、结构层与楼层饰面设计标高的实际距离和水平度的误差导致找平层厚薄不均,易脱层空鼓开裂。
3、找平层的设计强度往往低于楼板层的设计强度,造成整体抗压强度等下降。
4、由于钢筋保护层的规定(钢筋以上2cm)限定了楼板层厚度,再往上叠加饰面层特别是找平层或垫层+饰面层的做法大大加重大楼荷载和造价。
5、饰面材料生产运输极具耗能(运输等增加碳排放,使用石材瓷砖木地板等饰面材料消耗自然资源,污染环境且不可逆不可再生),且绝大多数饰面层材料无法做到与建筑楼板同寿命,翻新和废弃处理代价巨大。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能够节约材料、提高楼板层整体抗压能力、减轻大楼荷载和造价,同时能够保护环境的建筑楼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的新型能够节约材料、提高楼板层整体抗压能力、减轻大楼荷载和造价,同时能够保护环境带装饰面防护层的楼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带装饰面防护层的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装饰面防护层的楼板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强化层和第三底层,
所述强化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保护层和第二底层,
所述保护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致密层和第一底层。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密层是由混凝土修补液和粗磨楼板层的表面时打磨下来的粉末相混合,修补密实所述楼板层表面的瑕疵部位,从而在所述楼板层的表面形成的结构;
强化层是由混凝土强化剂从所述致密层的表面向下渗透3mm-5mm,所述混凝土强化剂与所述混凝土反应后形成的结构;
所述保护层是采用渗透型溶液涂抹所述强化层,所述渗透型溶液向下渗透,所述渗透型溶液与所述混凝土反应后形成的结构。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修补液包括水性丙烯酸树脂类溶液。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强化剂包括下列中的任意一种:钾基类混凝土强化剂、钠基类混凝土强化剂和锂基类混凝土强化剂。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型溶液包括高分子有机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装饰面防护层的楼板至少实现了楼板层和饰面层的一体化,能够节约材料、提高楼板层整体抗压能力、减轻大楼荷载和造价,同时还能够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在附图中,参考数字之后的字母标记指示多个相同的部件,当泛指这些部件时,将省略其最后的字母标记。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带装饰面防护层的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强化层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2中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楼板层1、致密层1-1、保护层1-2、强化层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国胜;,未经孙国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98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集成吊顶电器
-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预制密肋薄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