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颗粒机进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9241.5 | 申请日: | 2014-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4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杰;刘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莱捷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45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机 进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颗料机领域,特别是涉及颗粒机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颗粒机是中间的轴后退,让颗粒从进料口掉到孔中,轴推动颗粒前进到输送孔中,吹气把颗粒吹进压铸机溶杯中,但是,传统的方法无法控制颗粒的多少,给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颗粒机进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颗粒机进料机构,它包括进料口1、自旋转推拉轴2、进料管道3、进气口4和输送孔道5组成;其中,所述的自旋转推拉轴2位于进料口1连通的进料管道3中,所述的进料管道3、进气口4和输送孔道5为三通的方式连通;所述的自旋转推拉轴2的左端的侧面设置带螺旋槽21,所述的自旋转推拉轴2的右端的侧面为直杆22。
所述的自旋转推拉轴2为可沿轴向旋转的推拉轴。
所述的自旋转推拉轴2的直杆22与进料管道3的内壁紧密接触。
所述的自旋转推拉轴2在拉到起点时,带螺旋槽21的左顶面与进料口1底面的左端相对应。
所述的自旋转推拉轴2在推到止点时,带螺旋槽21的右截面与进料口1底面的右端相对应。
工作原理:进料管道3中的自旋转推拉轴2拉到起点位置,随着自旋转推拉轴2的推动和旋转,进料口1的颗粒料不断进入并填充到自旋转推拉轴2的带螺旋槽21的螺纹空间中,当自旋转推拉轴2推到止点位置时,停止推动,自旋转推拉轴2继续旋转,使得颗粒料沿带螺旋槽21输送到输送孔道5处,颗粒料受到进气口4的气体的压力,使得颗粒料沿输送孔道5输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加工;所述的自旋转推拉轴2的直杆22与进料管道3的内壁紧密接触,是为了使自旋转推拉轴2推到止点位置时,进料管道3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此时进气口4的气体不会从进料管道3和进料口中吹出,而使颗粒料难以进入到输送孔道5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了带螺旋槽的设计,颗粒全部在螺旋槽中,轴向前移动时是以旋转方式前进,达到了定量的目的;同时,为了避免发生气体从进料管道和进料口中吹出,而影响进料,又保留了直杆的设计,并让其与进料管道的内壁紧密接触,在自旋转推拉轴推到止点位置,进料管道形成了密闭的空间,使颗粒料更容易从输送孔道输送到指定地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颗粒机进料机构的起点的示意图一;
图2为实施例的颗粒机进料机构的止点的示意图二;
图3为实施例中自旋转推拉轴的示意图;
其中,1-进料口,2-自旋转推拉轴,3-进料管道,4-进气口,5-输送孔道,21-带螺旋槽,22-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颗粒机进料机构,它包括进料口1、自旋转推拉轴2、进料管道3、进气口4和输送孔道5组成;其中,所述的自旋转推拉轴2位于进料口1连通的进料管道3中,所述的进料管道3、进气口4和输送孔道5为三通的方式连通;所述的自旋转推拉轴2的左端的侧面设置带螺旋槽21,所述的自旋转推拉轴2的右端的侧面为直杆22;所述的自旋转推拉轴2为可沿轴向旋转的推拉轴;所述的自旋转推拉轴2的直杆22与进料管道3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的自旋转推拉轴2在拉到起点时,带螺旋槽21的左顶面与进料口1底面的左端相对应;所述的自旋转推拉轴2在推到止点时,带螺旋槽21的右截面与进料口1底面的右端相对应。
所述的带螺旋槽21的右截面即为带螺旋槽21与直杆22之间的截面。
本实施例的颗粒机进料机构的工作原理:进料管道3中的自旋转推拉轴2拉到起点位置,随着自旋转推拉轴2的推动和旋转,进料口1的颗粒料不断进入并填充到自旋转推拉轴2的带螺旋槽21的螺纹空间中,当自旋转推拉轴2推到止点位置时,停止推动,自旋转推拉轴2继续旋转,使得颗粒料沿带螺旋槽21输送到输送孔道5处,颗粒料受到进气口4的气体的压力,使得颗粒料沿输送孔道5输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加工;所述的自旋转推拉轴2的直杆22与进料管道3的内壁紧密接触,是为了使自旋转推拉轴2推到止点位置时,进料管道3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此时进气口4的气体不会从进料管道3和进料口中吹出,而使颗粒料难以进入到输送孔道5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莱捷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莱捷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92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阀和真空压铸系统
- 下一篇:改进的板坯连铸二冷段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