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监控光输送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59237.9 | 申请日: | 2014-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8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思迈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50 | 分类号: | H04B10/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监控 输送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中光纤发射机的安装结构,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井下监控光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矿井中,监视系统一般是通过光纤传输视频信号,图像比较清晰,并少有丢失,摄像头探测的到数据发送到一个光发射机上,光发送机将摄像头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传送上去,但是现有的光发射机就固定在矿井的石壁上,因为矿石不紧凑,发射机容易从石壁上摔下,而且上端掉落的石头也经常砸在发射机上,虽然现有的矿井发射机都是坚固防爆结构,但是在不断撞击中,还是大大缩短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在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井下监控光输送设备,解决现有的矿井内的光发射机,安装不牢固,而且经常被石头砸,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井下监控光输送设备,包括本体以及包裹本体的安装架,所述的本体包括壳体,壳体上端开口,并设置有盖板封口,盖板与壳体的呈“口”状的延边接触,盖板与延边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壳体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线孔,所述的通线孔外侧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呈倒置的L状,密封件内设置有延伸方向的穿孔,密封件一端呈水平状,另一端竖直向下,穿孔连通通线孔,密封件朝下的端口处呈阶梯孔状,即包括大孔和小孔,所述的大孔靠近密封件的朝下端口,大孔内螺纹连接有一个压塞,压塞与小孔之间设置有O型圈,压塞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过孔,所述的盖板呈圆形,且盖板覆盖到所有的密封件;
所述的安装架包括外壳,外壳呈空心圆柱状,上端开口,外壳的下端设置有滚轮,外壳内壁上设置有一个水平状的阻挡环,所述的阻挡环上设置有防震装置,防震装置包括多个弹簧,弹簧沿阻挡环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的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出线孔;
所述的盖板的直径与外壳的内径配合,盖板上设置有一个拉环,拉环转动连接在盖板上。
本装置中,本体是经一个安装架安装固定,本体的盖板与壳体之间是螺钉固定,盖板的远大于下端的壳体,以及露出壳体的密封件,所以可以通过拉环拎起本体,将本体放入于外壳内,然后盖板即搭在阻挡环上,盖板与阻挡环之间是弹簧,所以本装置受到震动,对内部的电子器件影响不到,本装置移动通过滚轮移动,非常的方便,而电子器件是位于本体内,即壳体内,光纤从通线孔处的密封件中接出来,然后从出线孔处出来,石块掉落到安装架上,对本体内的电子仪器不会造成影响,石块掉落在盖板上时,因为防震装置的原因,本体内的电子器件也会很安全。
本体中,盖板与延边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保证粉尘不会进入到壳体内,通线孔处通过密封件进行密封处理,具体是L形的密封件,一端连接通线孔,另一端竖直向下,在该端设置压塞和O型圈进行密封,一般是O型圈的孔径,压塞中过孔的孔径,小孔的孔径都与进线匹配,在压塞压迫O型圈,将O型圈朝进线处压迫,使得密封件能够对通线孔进行密封。本装置的密封件的端口朝下,粉尘难以在端口处积累,从而使得O型圈不容易染尘,在进行维修时无需花费额外时间进行去尘步骤,节省了时间。
进一步,上述的外壳的下端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其螺纹连接有一个滚轮防护环,滚轮防护环向下旋转后,将滚轮完全包裹在其内部。因为滚轮被石头撞击也非常容易损坏,所以设置了滚轮防护环,该环螺纹连接在外壳上,在装置行走时,该环向上旋转,露出滚轮,在移动到位后,该环向下旋转,包裹滚轮,而且该环还与地面接触,起到固定装置的作用,加大了作用。
进一步,上述的滚轮防护环的下端为锯齿状结构,滚轮防护环设计成锯齿状,能够更加牢固的抓住地面,防止了外壳移动。
进一步,上述的滚轮防护环的侧端设置有转动手把,方便了滚轮防护环的转动。
进一步,上述的转动手把螺纹安装在滚轮防护环上,转动手把肯定与滚轮防护环垂直,石块砸在上面也会损坏,所以转动手把设计成可拆卸下来,在需要使用时再安装上去,非常方便,有保护转动手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设置一个可行走可固定的安放架来安放本体,保证了装置移动和固定;
(2)滚轮外围还设置防护环包裹,保护了滚轮。
附图说明
图1 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实施例1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实施例1中密封件的剖视图;
图4 为实施例1中阻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实施例3中滚轮防护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7 为实施例4中滚轮防护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思迈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思迈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9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便携式智能设备的车辆主动安全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子风压开关及燃气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