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天然气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9164.3 | 申请日: | 2014-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1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罗剑峰;徐中;盛柏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聚科空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天然气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水装置,尤其是一一种节能型天然气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从地下产生,一般均还有一定量的水,需进行脱水提纯处理才能更安全地使用。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脱水法为固体吸附法中的分子筛脱水,而三塔等压吸附脱水工艺为脱水工艺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三塔脱水工艺独立性强,节约能源,对设备利用率高,且节省了一套增压机组,优势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善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天然气脱水装置耗能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型天然气脱水装置,包括多个阀门、管道、吸附塔、加热器、水冷却器、压力调节阀、压力表和压力控制器,所述管道包括再生管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工作管道和冷却管道,所述吸附塔为三个,包括吸附塔A、吸附塔B和吸附塔C,所述吸附塔A和吸附塔B并联形成工作模块,所述吸附塔C与加热器串联形成辅助模块,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为所述吸附塔A的下端管道,所述第五管道为吸附塔A的上端管道,所述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为所述吸附塔B的下端管道,所述第六管道为吸附塔B的上端管道,所述脱水装置的管道从气体入口处分支为再生管道和工作管道,所述再生管道上并联所述工作模块和辅助模块,所述第二管道和第四管道合流后与所述再生管道相连,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合流后与所述工作管道相连,所述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合流后与所述加热器相连,所述再生管路上还连接有所述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上设有压力控制器和水冷却器,所述冷却管道与所述工作管道相连形成回路。
所述再生管道上设有一压力表,所述工作管道上设有一压力调节阀。
所述吸附塔A的出气口和吸附塔B出气口合流后与成品气出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天然气脱水装置采用三塔脱水工艺。设置吸附塔A与吸附塔B并联作工作模块,吸附塔C与加热器串联作辅助模块,并使工作模块与辅助模块并联,使吸附塔A和吸附塔B可互相切换吸附和再生过程,而吸附塔C不断地进行热吹和冷吹,用于吸附塔A和吸附塔B再生时预吸附。设置再生管道、冷却管道、工作管道依次相连形成回路,使再生气来源于天然气的主流程,不需要其他来源,因此较独立,受外界影响小。同时,热吹和冷吹后的再生气经水冷却器冷却后,通过回路返回到天然气主流程中,因此回收利用率高。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天然气脱水装置,无需再生气增压机组,可等压再生,再生气利用率高,节能且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天然气脱水装置的示意图。
1、再生管道;11、第一管道;12、第二管道;13、第三管道;14、第四管道;15、第五管道;16、第六管道;2、工作管道;3、吸附塔;31、吸附塔A;32、吸附塔B;33、吸附塔C;4、加热器;5、水冷却器;51、冷却管道;6、压力调节阀;7、压力表;8、压力控制器;9、工作模块;10、辅助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型天然气脱水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节能型天然气脱水装置,包括多个阀门、管道、吸附塔3、加热器4、水冷却器5、压力调节阀6、压力表7和压力控制器8,管道包括再生管道1、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第三管道13、第四管道14、第五管道15、第六管道16、工作管道2和冷却管道51,吸附塔3为三个,包括吸附塔A31、吸附塔B32和吸附塔C33,吸附塔A31和吸附塔B32并联形成工作模块9,吸附塔C13与加热器2串联形成辅助模块10,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为吸附塔A31的下端管道,第五管道15为吸附塔A31的上端管道,第三管道13和第四管道14为吸附塔B32的下端管道,第六管道16为吸附塔B32的上端管道,脱水装置的管道从气体入口处分支为再生管道1和工作管道2,再生管道1上并联工作模块9和辅助模块10,第二管道12和第四管道14合流后与再生管道1相连,第一管道11和第三管道13合流后与工作管道2相连,第五管道15和第六管道16合流后与加热器4相连,再生管路1上还连接有冷却管道51,冷却管道51上设有压力控制器8和水冷却器5,冷却管道51与工作管道2相连形成回路。天然气从脱水单元进入,分支为再生支线和工作支线。吸附塔A和吸附塔B为工作塔组,吸附塔A和吸附塔B可互相切换为再生塔和吸附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聚科空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聚科空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91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