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58557.2 | 申请日: | 2014-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0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姜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厂 循环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
背景技术
工厂化养鱼的密度较高, 产生的固体颗粒量很大, 包括未食用的饲料和排泄物,其颗粒大小分布范围较广,大部分颗粒粒径为0.1~1.0mm,密度1.06~1.19g/cm3, 是养殖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水循环养殖系统中首先要将它们及时清除, 才能减轻后续工艺环节的负荷, 防止堵塞。
然而,固体颗粒的大小不一致,导致养殖池中的固体颗粒不能有效地集中在池底排污口位置被排出。另外,现有技术中很少对养殖废水进行循环利用的,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循环连接的养殖池、沉淀池、藻类净化池、植物种植床、过滤池和消毒增氧池,所述的养殖池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的养殖池底部连接沉淀固体流管道,所述的沉淀固体流管道连接沉淀池,所述的养殖池底部固定设置圆柱形滤网,所述的圆柱形滤网连接悬浮固体流管道,所述的悬浮固体流管道连接沉淀池,所述的圆柱形滤网下方配合设置旋转套,所述的旋转套上固定设置旋转支架,所述的旋转支架上固定设置一组橡胶条,所述的橡胶条与养殖池底部表面配合。
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套设置在圆柱形滤网下方的悬浮固体流管道上。
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形滤网通过设置的固定架悬挂在养殖池底部。
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形滤网上设有滤孔。
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池中按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活性炭过滤层和微过滤膜层。
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增氧池为封闭池体,所述的消毒增氧池顶部设有红外线杀菌装置,底部设有一组曝气管,所述的曝气管连接鼓风机。
上述的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养殖池采用双通道排污管,可大大增加从底部排出污物的速度,能有效将不同大小的固体颗粒排出,很好地解决了养殖池中固体颗粒沉积的问题,将养殖池、沉淀池、藻类净化池、植物种植床、过滤池和消毒增氧池结合可将养殖废水进行净化,使其可循环使用,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促进了水产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养殖池;2-固定架;3-圆柱形滤网;301-滤孔;4-旋转套;5-旋转支架;6-橡胶条;7-悬浮固体流管道;8-沉淀固体流管道;9-沉淀池;10-藻类净化池;11-植物种植床;12-过滤池;1201-活性炭过滤层;1202-微过滤膜层;13-消毒增氧池;1301-曝气管;1302-鼓风机;1303-红外线杀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述,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管路循环连接的养殖池1、沉淀池9、藻类净化池10、植物种植床11、过滤池12和消毒增氧池13。上述的养殖池1、沉淀池9、藻类净化池10、植物种植床11、过滤池12和消毒增氧池13之间通过设置的水泵促进水体流动循环。
养殖池1为混凝土砌成的池,养殖池1底部为锥形结构。养殖池1底部连接沉淀固体流管道8,沉淀固体流管道8连接沉淀池9。养殖池1底部(具体是底部中间位置)通过设置的固定架2固定圆柱形滤网3,圆柱形滤网3上设有滤孔301,圆柱形滤网3下端连接悬浮固体流管道7,悬浮固体流管道7连接沉淀池9。沉淀固体流管道8和悬浮固体流管道7分开设置,促进不同沉降速度的固体颗粒物顺利排出养殖池1。圆柱形滤网3下方的悬浮固体流管道7上配合设置旋转套4,旋转套4上固定设置旋转支架5,旋转支架5上固定设置一组橡胶条6,橡胶条6与养殖池1底部表面配合。旋转套4、旋转支架5和橡胶条6的设置,一方面通过旋转产生涡流,加速固体颗粒沉降,另一方面通过橡胶条6的擦拭使养殖池1底部积累的固体颗粒更容易进入沉淀固体流管道8排出。
藻类净化池10中种植藻类,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植物种植床11中种植水生植物,进一步促进有机物的分解。过滤池12中按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活性炭过滤层1201和微过滤膜层1202,过滤杂质。消毒增氧池13为封闭池体,消毒增氧池13顶部设有红外线杀菌装置1303,底部设有一组曝气管1301,曝气管1301连接鼓风机1302,消毒增氧池13起到杀菌和增氧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8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螺杆木塑复合材料挤出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硝酸废气回收利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