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料混合反应釜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58430.0 | 申请日: | 2014-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8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宋家良;周俊;宋品;陈龙;单承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26 | 分类号: | B01J19/26;B01F13/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徐伟 |
| 地址: | 23005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混合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反应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物料混合的反应釜装置。
背景技术
司盘-80,化学名:失水山梨醇油酸酯,广泛应用于乳化炸药、石油、医药、化妆品、纺织、油漆、皮革等行业。司盘-80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一步法”和“两步法”。所谓“一步法”是指在催化剂作用下山梨醇与脂肪酸反应,一步得到产品。虽然方法简单,但酯化反应和醚化反应同时进行,导致醚化反应成环不足,而酯化反应进行得较好,造成产品产物中成环程度低,含有大量的直链的山梨醇酯,生成SP-80产品外观流动性差、固化、混浊,内部规整性差等。在同一反应温度下,几种反应同时进行,使得反应产物还存在透明度差、色泽深,以及单质量不稳定、酯含量低、甚者焦化严重、副产物多等问题,更有这些低端产品仅能用于要求不太高的行业,使其应用前景受到限制;“两步法”,即先醚化后酯化的工艺。即先发生山梨醇醚化反应,反应完全后,加入碱性催化剂和油酸,发生发生酯化反应。由于醚化反应与酯化反应是分开进行,因此醚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的有明显的界限,针对性更强,更利于控制各步反应,使各步反应进行的更彻底,从而得到含失水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比较多的产品。而且使反应温度降低,产品颜色变浅,增强了产品的流动性,产品质量指标得到了稳定和提高了。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无论“一步法”还是“二步法”生产工艺,目前,制备司盘-80的反应主要在反应釜进行,现有的反应釜结构主要包括釜体、釜盖、油浴加热盘管、搅拌器和传动装置等构成,搅拌器通常设置于反应釜上部中轴处,通过搅拌的方式使物料混合均匀。但在反应物料中,油酸相对密度0.8935g/cm3,山梨醇相对密度1.49g/cm3,两种物料密度之间相差较大,必然分层,依靠单一的机械搅拌,难以使得物料发生上下混合,就斯潘-80反应体系来说,导致油酸与山梨醇无法充分均匀混合,产物中存在未能及时参与油酸反应而醚化过度的山梨醇糖渣,司盘-80的产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物料混合反应釜装置,解决两种物料密度相差较大难以均匀混合反应问题,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通过将搅拌轴上混合旋转器下置,便于在下层溶液产生紊流,有利于物料进行混合,同时通过回流管将釜体上、下端部物料进行循环输送流动,更加充分保证物料混合均匀,打破物料出现分层难以混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物料混合的反应釜装置,包括盛放物料的釜体1、搅拌轴2、搅拌电机3和将釜体1支撑于地面的支撑架4;在釜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3;搅拌电机3的传动轴与搅拌轴2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搅拌轴2竖直延伸至釜体1的内部;此外:
在釜体1内设有固定套202;所述固定套202呈圆环状,在固定套202的内侧圆孔中设有环形的轴承,固定套202的外侧边缘与釜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搅拌轴2的杆身与环形的轴承活动连接,即通过设有环形的轴承的固定套202确保搅拌轴2的垂直度;
在固定套202下方的搅拌轴2的杆身上设有两对搅拌叶片203;
在搅拌轴2的底部设有搅拌混合旋转器201;所述搅拌混合旋转器201呈上小下大的圆台状;在搅拌混合旋转器201的外壁上设有突起的搅拌片,所述搅拌片呈螺旋状排列;
在釜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管103,在出料管103上设有控制阀104;所述控制阀104常闭;
在釜体1的上端侧壁与釜体1的下端侧壁之间设有回流管5;在靠近釜体1下端侧壁的回流管5上串联有齿轮泵6;在与釜体1的上端侧壁相连回流管5的端部水平延伸至釜体1的内部;在延伸至釜体1内部的回流管5上均布有三个以上的喷水孔501;即通过齿轮泵6将釜体1底部的液体经回流管5输送至釜体1的顶部,并由喷水孔501流出。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搅拌轴末端的搅拌混合旋转器201,使得釜体1下层的溶液产生紊流,有利于物料进行混合;同时通过回流管5将釜体1下端与上端的物料进行循环输送流动,更加充分保证物料混合均匀,打破物料出现分层难以混合的问题;同时釜体1壁上设有多个扰流板101,扰流板101上设有多个逆流孔102,进一步的打破物料分层现象,提高了物料混合均匀度,进而提高Span-80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环形管502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84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体微粒连续浸渍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反应罐变速搅拌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