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差速器主减齿轮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57470.3 | 申请日: | 2014-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0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董伟;王晓娟;邓庆斌;谷亮;张晓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48/38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 地址: | 110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差速器 齿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齿轮传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汽车差速器主减齿轮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正在快速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节奏,汽车变速器系统决定着汽车的性能,变速器为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部件,汽车变速器轻量化设计、提质降耗是当今的主流话题与趋势。差速器主减齿轮做为汽车变速器里的主要组成部分,无论重量与加工成本,对变速器的重量与成本都影响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差速器主减齿轮结构。以便在不影响汽车变速器任何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汽车变速器轻量化设计、提质降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汽车差速器主减齿轮,其特征是:在汽车差速器主减齿轮的侧面,即与差速器壳体的装配面上设置有一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均布有通孔。
主减从动齿轮与差速器壳体的装配面,即幅板上均布通孔(一般8个)的端面,增加低于幅板平面高度(1-2mm)的环槽,使通孔都卧于环槽内。采用此种结构设计:避免了热后车加工幅板端面时断削加工,提高了端面的粗糙度及降低了车削刀具的损耗;此种结构比通孔端面与幅板平面平齐重量有所降低。
综上,此种结构设计实现了轻量化设计、提质降耗的目的。
工作原理:避免断削加工,采用连续加工。断削加工零件表面粗糙度不能保证,同时刀具损耗很大。而此种结构设计由于通孔端面低于幅板平面(1-2mm),避免了断削加工,采用连续加工,大大降低了车削刀具的损耗,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也提高了表面粗糙度,达到设计要求。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的主减齿轮设计加工,该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提高幅板面粗糙度,达到设计要求。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主减齿轮结构设计,避免了断削加工,连续加工提高了零件表面粗糙度。
降低刀具损耗,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采用本专利主减齿轮结构设计,避免了断削加工,连续加工提高了刀具寿命,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1为差速器主减齿轮体;2为幅板(与差速器壳体装配面);3为环形凹槽;4为通孔。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由图1-2所示,图中的1为差速器主减齿轮,其主要部位包括,在汽车差速器主减齿轮1的幅板2上,即与差速器壳体的装配面上设置有一环形凹槽3,在环形凹槽3内均布有通孔4。
该结构的其加工步骤为:第一步是装夹;第二步是机加加工;第三步是热后车幅板端面;
该方案能够提高端面加工精度、降低刀具损耗,提高加工效率,有利于在主减齿轮设计、加工中批量推广应用,并适用于类似的齿轮设计、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7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