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卡方舱旋锁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57394.6 | 申请日: | 2014-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9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余应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加力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P7/13 | 分类号: | B60P7/13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林辉轮 |
| 地址: | 6100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皮 卡方舱旋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卡车用方舱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皮卡方舱旋锁机构。
背景技术
方舱是用于部队、地质勘探、水利工程、建筑工程等需要在野外作战训练、流动作业的设备,通常用运输车辆运载到目的地,物流行业的集装箱运输也是通过车辆将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
目前,方舱或集装箱与运输平台的连接主要采用设置在运输平台四角的旋锁装置,通常包括安装座、导销、拉簧,安装座垂直设置在车辆底盘的两侧,其下端的垂直立板通过紧固件与车辆底盘固定连接,其上端设有外折成锐角的导向板,该导向板的上部中央设有V形引导槽,安装座的两侧设有穿入垂直立板和舱体的导销孔,两根拉簧的一端交叉钩入设置在安装座中央的挂钩中,两根拉簧的另一端分别钩入连接杆的外端。
现有的方舱旋锁机构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装置结构复杂、方舱与载车之间的锁定和解锁操作繁琐,而且锁舌突出在运输平台上,不仅降低车辆的使用性能,还大大限制了车辆的运输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锁定及解锁操作简单的皮卡方舱旋锁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皮卡方舱旋锁机构,包括设置于皮卡车底板上方的方舱,所述方舱的底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为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方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蜗杆,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之间相互啮合,所述转轴的下端由壳体底部向下伸出,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沿径向外凸的锁舌,所述皮卡车底板上设置有与锁舌形状相适配的竖向通孔。
当方舱和皮卡车底板需要锁定时,转动蜗杆从而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转轴同轴旋转,最终使得锁舌沿周向旋转、直至移离竖向通孔,使得锁舌向上拔出的路径上与皮卡车底板相互干涉,从而实现纵向限位;
当需要将方舱与皮卡车底板解锁时,转动蜗杆从而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转轴沿周向旋转,使得锁舌转动至竖向通孔处,此时在锁舌向上拔出的路径上不会与皮卡车底板相互干涉,从而可以方便解锁、并将方舱从皮卡车底板上提起。
优选的,所述蜗轮和转轴上均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插孔,所述蜗轮和转轴之间还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穿过插孔并将蜗轮和转轴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具有连接结构简单、易于拆装的有益效果。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的孔径大于转轴的外径,所述转轴同轴设置于定位通孔内。采用这样的结构,使得转轴的轴向定位更加精准。
优选的,所述锁舌的顶面设置有向下凹陷的楔形斜坡,所述楔形斜坡的底点位于转轴锁定旋转方向的前端,所述楔形斜坡的高点位于转轴锁定旋转方向的后端。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设置楔形斜坡的方式,使得操作人员在转动转轴进行锁定时易于驱动,间隙由大至小直至锁定,避免了常规平面接触旋转时容易卡死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蜗杆的两端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与蜗杆同轴设置于壳体的内部,所述蜗杆的端部插接于套筒中,所述蜗杆与套筒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接头的另一端由壳体向外伸出。采用这样的结构,具有操作简便、易于驱动的有益效果。
最优选的,所述蜗轮有90°缺口,所述壳体有螺栓插入缺口,采用这样的结构,可实现无需操作者观测即可将定位块对齐锁舌、实现解锁的有益效果。
优选的,所述接头与壳体之间设置有衬套。采用这样的结构,具有结构紧凑、稳定的有益效果。
优选的,所述方舱的一侧设置有前、后两个壳体,所述两个壳体之间的蜗杆通过接头同轴固定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使得位于方舱同一侧的前后两个壳体中的的蜗杆同轴同步驱动,具有操作简便、连接可靠的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方舱通过转轴插接于皮卡车底板上预设的竖向通孔中实现水平方向的限位,并通过蜗轮蜗杆的方式旋转锁舌实现锁紧/解锁,具有结构简单、解锁操作简易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转轴及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为图4的仰视图。
图中标记:壳体—1;连接板—1a;蜗杆—2;转轴—3;蜗轮—4;锁舌—5;插销—6;定位块—7;楔形斜坡—8;接头—9;衬套—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加力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加力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73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