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内的地下蓄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5903.1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军;王刘勋;郑金龙;蔚艳庆;严键;腾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志军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E03B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721006 陕西省宝鸡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地下 蓄水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水池,具体的是隧道内的地下蓄水池。
背景技术
在隧道挖掘施工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和岩石碎渣,而这些粉尘和细小碎渣通常都被施工用水的水流携带流进中央水管,久而久之中央水管容易发生堵塞,此时就需要从中央水管的检查井对管道进行疏导冲洗,消耗大量人力。
而对于高寒地区的隧道施工,由于隧道外温度极低,为了防止排水管水流冻结,在隧道口及后续的中央管道往往埋设在比较深的地下,如果管道被泥沙堵塞,其疏导冲洗工作会更加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隧道内的地下蓄水池,进水管的来水沉淀泥沙后,水流进入蓄水空间,蓄水空间的储水可以对下游管道进行水大水量冲洗,防止管道堵塞。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隧道内的地下蓄水池,包括仰拱、仰拱填充层、路面层、中央进水管和中央排水管,所述仰拱截面为上部开口的弧形,所述仰拱填充层设置在仰拱的弧形中,所述路面层设置在仰拱填充层上面,所述中央进水管和中央排水管均设置在路面层下方,所述中央进水管设置在仰拱填充层中,所述仰拱填充层内还开设有蓄水空间和沉砂池,所述中央进水管、沉砂池、蓄水空间和中央排水管顺序连通;所述沉砂池与蓄水空间之间设置有挡沙墙,蓄水空间与中央排水管之间设置有阀门,所述中央排水管底部低于蓄水空间底部;还包括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一端与蓄水空间上部连通,溢流管另一端与中央排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挡沙墙上部高于中央进水管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仰拱填充层内还开设有至少一个副蓄水腔,所述副蓄水腔与蓄水空间之间还设置有互通管,所述互通管一端与副蓄水腔的最低处连通,互通管另一端与蓄水空间连通,且互通管连接副蓄水腔一端高于连接蓄水空间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仰拱填充层还开设有除砂沟道,所述除砂沟道一端与沉砂池连通,除砂沟道另一端通向隧道内的地面。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空间为钢筋混凝土的箱涵结构,箱涵底部及侧面铺设有防水板,箱涵内壁涂布有沥青防水料,箱涵与箱涵之间的接缝处埋设有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止水条。
进一步的,还包括抽水管道,所述抽水管道下端伸入蓄水空间最低处,抽水管道上端从路面层上部露出,所述抽水管道上还设置有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上述隧道内的地下蓄水池,沉砂池可以对中央进水管的来水沉淀除砂,除砂后的水在蓄水空间存储,存储水可以用于隧道施工用水或消防用水。开启蓄水池的阀门后蓄水空间的储水可以对中央出水管进行水大水量冲洗,带走管道内的淤积,防止管道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隧道内的地下蓄水池一种实施例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隧道内的地下蓄水池一种实施例的中心线断面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隧道内的地下蓄水池一种实施例的溢流管断面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实施例当水流进入沉砂池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2的实施例当水流进入蓄水空间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2的实施例打开阀门冲洗管道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中央进水管1、沉砂池2、挡沙墙21、蓄水空间3、中央排水管31、阀门32、斜坡道33、溢流管34、副蓄水腔39、互通管391、路面层42、仰拱5、仰拱填充层51、抽水管道6、水泵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隧道内的地下蓄水池,包括仰拱5、仰拱填充层51、路面层42、中央进水管1和中央排水管31,所述仰拱5截面为上部开口的弧形,所述仰拱填充层51设置在仰拱5的弧形中,所述路面层42设置在仰拱填充层51上面,所述中央进水管1和中央排水管31均设置在路面层42下方,所述中央进水管1设置在仰拱填充层51中,所述仰拱填充层51内还开设有蓄水空间3和沉砂池2,所述中央进水管1、沉砂池2、蓄水空间3和中央排水管31顺序连通;所述沉砂池2与蓄水空间3之间设置有挡沙墙21,蓄水空间3与中央排水管31之间设置有阀门32,所述中央排水管31底部低于蓄水空间3底部;还包括溢流管34,所述溢流管34一端与蓄水空间3上部连通,溢流管34另一端与中央排水管31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志军,未经姚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59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结构屋面内衬压型钢板施工专用吊篮架
- 下一篇:污水排放围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