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5408.0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2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刘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陈小平 |
主分类号: | G01F15/00 | 分类号: | G01F15/00;G01F15/1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水流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流量计。
背景技术
流量计除可测量一般导电液体的体积流量外,还可用于测量强酸强碱等强腐蚀液体和泥浆、矿浆、纸浆等均匀的液固两相悬浮液体的体积流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轻纺、造纸、环保、食品等工业部门及市政管理,水利建设、河流疏浚等领域的流量计量,但使用过程存在不足之处:流量计的两个出口一般在不同的方位,且互相不平行,造成安装不便和占用地方大;另外,当测试水压或气压超过范围值,连接管容易与流量计脱离,带来不必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装方便、封密性能好的的流量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流量计,包括流量计本体,流量计本体上设置有水路,水路两端接口延伸出流量计本体外、分别作为出水口和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设置于流量计本体的同一侧,出水口和进水口的外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密封环的密封环槽;此款流量计,将出水口和进水口设置于流量计本体的同一侧,又配合进水口和进水口外侧壁上的密封环槽,既方便了出水口、进水口与外部的连接安装,又提高了连接的密封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流量计,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具体进一步,所述流量计本体上的水路为U型水路,水路两端接口朝同一方向延伸出流量计本体同一侧,以便两端接口与外部的方便连接。
具体进一步,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具体进一步,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可以系分别处于一高一低位置、呈相互错开设置。
上述出水口与进水口的水平高度设置,均可以实现方便连接的效果。
具体进一步,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两个用于各自放置密封环的密封环槽;这种两密封环槽的设计,使两密封环设置相互平衡,密封更可稳定、更可靠。
具体进一步,所述两个密封环槽之间设有过渡面。
具体进一步,所述每个密封环槽的宽度为2MM至30MM,且两个密封环槽之间的间距为5MM至20MM。
具体进一步,所述流量计本体上还设置有通过固定件将流量计本体安装、固定的固定部位,以便流量计本体的安装、固定。
具体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位是一个带安装孔的固定座,通过固定件(如:螺钉)穿过安装孔使流量计本体安装、固定。
具体进一步,所述出水口中心和进水口中心相距5MM至8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出水口和进水口设于流量计本体的同一侧,起到方便安装的作用;另外,配合出水口与进水口可设于同一个水平面,或者一高一低位置、呈相互错开设置,既减小整体安装体积,又大大提升流量计本体与外部管路连接的简化性;(2)、利用单个或两个密封环槽,使两个密封环平衡设置,更好地提升密封性、增大接触面积和提升紧固性,适合较大水压或过盈水压环境,防止连接管松脱等现象;(3)流量计本体通过带安装孔的固定座,流量计本体通过固定件(如:螺钉)穿过安装孔,使流量计本体被安装、固定,其牢固性更佳。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以下是附图标记说明
流量计本体1;出水口2;进水口3;密封环槽4;安装孔5;固定座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至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流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陈小平,未经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陈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5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电力调度数据容灾方法
- 下一篇:用于履带工作车辆的底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