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层燃烧给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4908.2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0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徐连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海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22 | 分类号: | F23K3/22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刘文英 |
地址: | 262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层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层燃烧给煤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煤斗装置是粉煤和块煤混合在一起燃烧,煤倒进煤斗后,由煤闸门控制煤层厚度后,由于煤自身重量与链条炉排、煤闸门的挤压下,形成紧密的煤层结构,通风效果差,燃烧不充分。而锅炉燃烧由三个因素决定:鼓风、引风、煤层。鼓风、引风可以调节,而煤层只能由煤闸门控制煤层的厚度,但不能改变煤层的结构和疏松度,这是所有链条式锅炉的弊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层燃烧给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煤斗,其特征是所述煤斗内安装有向右下方倾斜设置的导煤板,所述煤斗内在导煤板的下料处安装有呈弧形的破碎板,所述破碎板的下方安装有与其同心设置并由动力装置驱动旋转的拨煤器,所述拨煤器的表面沿其轴向设有多根拨煤棒,所述破碎板右侧端部与煤斗的右侧板形成拨煤器的进料间隙;所述煤斗内安装有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凸轮型滚筒,所述滚筒的外表面固装有多个搅动棒,所述滚筒位于导煤板的下方、拨煤器的左上方;所述煤斗的左侧部设置有煤闸板,所述煤闸板顶部连接有驱动其上下运动的提升装置,所述煤闸板的右侧安装有筛分器,所述筛分器位于拨煤器的左下侧。
所述煤闸板在其左侧设有水箱。
所述滚筒的两端设有用于保护其端部轴承的护板。
所述破碎板的顶部固装有竖直设置的分煤板,所述分煤板顶部最高点高于导煤板的最低点。
所述筛分器筛条之间的间隙上窄下宽。
所述筛分器上端通过筛轴铰装在煤闸板上,筛分器后侧固装有控制筛分器倾斜角度的折板。
所述煤斗在其右侧下部设有观察口。
所述煤斗的右侧板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所述竖直段与导煤板的长度相适应,所述倾斜段向左侧下方倾斜设置。
所述煤斗底部右侧设有向左上方倾斜设置的挡煤板,所述挡煤板铰接在煤斗上并可以与煤斗铰接处为轴心上下摆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机械传动方式将给煤方式改变,使布煤方式与原始的混煤布置方式不同。煤从煤仓中下落时经过滚筒、拨煤器及渐扩型筛分器,使煤的粒度按大、中、小层状分布,煤屑在上,使煤在进入炉膛后便能立即燃烧,使着火区提前,相应的燃尽区延长,炉渣含碳量降低,保留了煤粒之间的缝隙,通风阻力减小,提高燃烧效率和炉膛温度,使煤燃烧的更加充分,排烟黑度明显下降。同时由于煤层疏松,为燃用低质煤,降低煤价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分层燃烧给煤装置包括煤斗,煤斗内安装有向右下方倾斜设置的导煤板2,导煤板2通过螺栓可拆卸式的固定在煤斗上,使用时可根据实际使用煤的品质调节导煤板2的倾斜角度及其与煤斗右侧板1之间的距离,煤斗内在导煤板2的下料处安装有呈弧形的破碎板10,破碎板10的最高点与导煤板2的最低点几乎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使煤从导煤板2上下落后能沿破碎板10的右侧顺利流向破碎板10与右侧板1形成的进料间隙处,破碎板10的下方安装有与其同心设置并由动力装置驱动旋转的拨煤器9,拨煤器9的表面沿其轴向均布有多根拨煤棒91,破碎板10右侧端部与煤斗的右侧板1形成拨煤器9的进料间隙。拨煤器9与破碎板10之间的间隙可根据煤块的大小进行调节。破碎板10的顶部固装有竖直设置的分煤板14,分煤板14顶部最高点略高于导煤板2的最低点,分煤板14有效的将沿导煤板2流下的煤分流至分煤板14的右侧,使拨煤器9更好的实现拨煤。
煤斗内安装有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凸轮型滚筒3,滚筒3的外表面固装有多个搅动棒31,搅动棒31呈略微弯曲的尖状结构,当过多的煤堆积在导煤板2下料处时,开启驱动装置,滚筒3旋转,从而对煤起松动作用,防止煤发生堆积。滚筒3位于导煤板2的下方、拨煤器9的左上方,其底部与破碎板10的顶部基本平齐。为保护滚筒3端部的轴承,在其两端设有护板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海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日照海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4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