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洛替酯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4392.1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4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兰亚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同济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C07D339/06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地址: | 044699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洛替酯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药品的反应器,具体为一种新型的专用于制备马洛替酯的反应器。
背景技术
马洛替酯片,适应症为适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肝损伤和肺结核并发的低蛋白血症。
目前,在马洛替酯的制备过程中,通常采用制备其他药物的常规反应器,导致马洛替酯的产率较低,因此有必要对常规的反应器进行改进,研究一种专用于制备马洛替酯的反应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专用于马洛替酯的反应釜,提高产品收率。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马洛替酯反应釜,包括釜体和釜盖,所述釜盖上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底面呈弧状,且中央设有出料口;所述釜盖中部安装有伸入到釜体内底部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底端安装有搅拌叶;所述釜体形成有夹层空间,所述釜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有与夹层空间相通的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所述釜盖外安装有循环电机,所述釜体内底部安装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电机输出动力端通过传动轴驱动循环水泵动作;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路支撑连接位于釜体内上部的喷管。
工作时,马洛替酯反应液由进料口注入反应釜内,开启搅拌杆对反应液进行搅拌作业,调整驱动搅拌杆旋转的减速机,使搅拌杆的转速达到300r/min左右。同时,蒸汽由蒸汽进口进入釜体的夹层空间内,对釜体内的马洛替酯反应液进行加热,进行热量传递后,从蒸汽出口流出。同时,开启循环电机,驱动循环水泵动作,马洛替酯反应液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底部的反应液经管路运送到位于釜体内上部的喷管处喷出,不断进行循环。通过上述过程,反应釜同时实现马洛替酯反应液的边加热、边循环、边搅拌、边反应,大大增加了反应过程中混悬液、乳液的接触面积,使得反应更充分,收率提高40%左右,增加企业效益。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优点如下:
1、反应釜同时实现加热、搅拌、内循环等多种功能,提高马洛替酯产率,降低成本。
2、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专用于马洛替酯反应的反应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2-釜盖,3-夹层空间,4-蒸汽进口,5-蒸汽出口,6-搅拌杆,7-搅拌叶,8-循环电机,9-循环水泵,10-喷管,11-出料口,12-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马洛替酯反应釜,如图1所示,包括釜体1和釜盖2,所述釜盖2上设有进料口12,用于反应液的注入;所述釜体1的底面呈弧状,且中央设有出料口11,且安装有阀门,用于控制反应完后的出料。
所述釜盖2中部安装有伸入到釜体1内底部的搅拌杆6,所述搅拌杆6的底端安装有搅拌叶7;具体工作时,搅拌杆6由搅拌电机驱动旋转,搅拌杆6的转速达到300r/min左右。
所述釜体1形成有夹层空间3,所述釜体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有与夹层空间3相通的蒸汽进口4和蒸汽出口5;所述蒸汽进口4处安装有阀门,用于控制蒸汽的进入量,进而调节对反应釜内反应液温度的控制,当进入量大时,夹层空间3内蒸汽多,对反应液升温快,温度高,反之亦然。
所述釜盖2外安装有循环电机8,所述釜体1内底部安装有循环水泵9,所述循环电机8输出动力端通过传动轴驱动循环水泵9动作,其中,传动轴可以通过密封轴承穿过釜盖2;所述循环水泵9的输出端通过管路支撑连接位于釜体1内上部的喷管10。或者,为了避免循环水泵9位于反应釜的反应液内,影响反应或者影响水泵的寿命,所述循环水泵9安装于釜盖2的内壁,这样循环水泵9位于反应液的上方,所述循环水泵9的进液端(泵头)位于釜体1的底部,伸入反应液内。釜体1内增加内循环装置,在循环水泵9的作用下,位于底部的反应液不断沿管路上升到位于反应釜内上部的喷管10后再回到反应液表面,进行反应液的内部循环,有利于充分反应,提高产率,增加经济效益。
所述釜体1和釜盖2通过法兰密封连接,保证反应釜的整体性和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同济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同济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43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制冷强光稳定性试验箱
- 下一篇:一种管口整形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