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水上应急救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53528.7 | 申请日: | 2014-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8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杜绍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靓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D1/12 | 分类号: | B64D1/12;B64D47/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水上 应急 救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航空救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人机水上应急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暴雨、寒流冰冻、高温干旱、泥石流灾害等,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通常情况下,每当灾情或事故发生时,会伴随着人员的受伤、被困。如何提升和发挥应急救援手段,科学有效地应对灾害,在空中和地面打开一条生命通道,构建空地一体的灾情事故救援网络保障体系,确保空中、地面两线救援的有效实施,已成为国际社会和政府间广泛关注的问题。
如何构建救援网络保障体系,确保空中、地面两线救援的有效实施,已成为国际社会和政府间广泛关注的问题。
如何构建空地一体、及时有效的水上救援体系即是被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在面对洪水灾害或游泳者在深水区发生溺水事故时,传统的水上救援装置总是存在发现待营救人员不及时,非专业救援人员水中救援成功率只有40%,且自身危险极高。通过人工实施溺水搜救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产生二次事故等问题,目前尚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ZL201120514059.4,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9月5日,发明创造名称为: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该申请案包括飞行运送器、连接在所述飞行运送器上的连接卡、通过连接卡连接在所述飞行运送器上的逃生下降装置和水上救援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控制系统。该申请案可以通过更换逃生下降装置或水上救援装置分别与连接卡连接,来分别处理高楼救援或水上救援的情况,整个过程可通过无线通信控制系统指导被困者如何更有效更安全的操作救援装置以及实现消防员对下降速度和固定绳长度的调节,提高救援效率、使被救者尽快脱离危险。
又如中国专利号ZL201320852797.9,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6月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用于无人直升机的货物投放装置,该申请案包括支架、球形容器、环形托架,所述支架顶部与无人机腹部固定连接,下部设置有小轴和环形托架行程监控装置,所述小轴的一端与环形托架连接,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气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球形容器设置在环形托架上。将货物投放装置安装在无人直升机腹部,通过无人机电脑系统或远程电脑控制可使原来不能运输货物的无人直升机,具备装载、运输和投放货物的能力。该申请案可用于抢险救灾,运送急救物资、药品等。
上述申请案虽均能应用于水上救援领域,但上述申请案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难以普及,特别是救援装置投放准确率低,缺少实用性。为此,我们结合实际设计了一种更加简易且安全可靠的应急救援装置。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水上应急救援装置发现待营救人员不及时,救援方式风险大、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水上应急救援装置;本实用新型中,无人机携带所述应急救援装置快速到达救援现场,救援人员根据摄像头拍摄影像准确控制救生圈的投放,救生圈投放准确率高,营救及时,救援效率高。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机水上应急救援装置,包括投放控制机构、投放支架、脱钩器、救生圈和绳索,所述的投放控制机构包括遥控接收机、舵机、摄像头和无线图像发射系统,遥控接收机和摄像头设置于投放支架上,摄像头连接无线图像发射系统,遥控接收机与舵机输入端相连,遥控接收机通过舵机控制脱钩器打开,投放救生圈;所述的投放支架安装于无人机底部,该投放支架包括支架横梁和支架竖梁,所述的脱钩器设置于支架横梁上,该脱钩器通过绳索连接救生圈,所述的救生圈套装于支架竖梁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摄像头安装于自动增稳云台上,自动增稳云台带动摄像头在X-Y方向旋转。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救生圈在支架竖梁上套装有1~5个。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横梁为Y型结构,相邻横梁支腿的夹角为120°。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竖梁上还设置有LED探照灯。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机水上应急救援装置,其摄像头安装于自动增稳云台上,能够在X-Y方向上旋转任意角度,地面营救人员能够通过摄像头拍摄影像快速发现待营救人员,保证营救的及时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靓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靓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3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加热炉余热回收的结构平台
- 下一篇:双分裂导线在线监测装置安装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