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车柴油机增压器供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3525.3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0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9/14 | 分类号: | F02B39/14;F01M1/02;F01M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世燕 |
地址: | 61005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车 柴油机 增压 供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车柴油机增压器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柴油机机油系统较为复杂,各摩擦面油隙较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磨粒会进入机油系统,机油质量不高,因此柴油机系统内部使用的机油再用于增压器,时常发生增压器转子固死、叶片扫镗等故障,引起柴油机冒黑烟,若牵引客车甚至会影响旅客生命安全。
增压器内部轴承油隙小,其转速高达25000r/min以上,对机油的品质、清洁度等要求非常高。据统计,目前机车增压器故障大部份都是因为机油出现问题所造成。
现有内燃机车柴油机增压器机油供给系统采用与柴油机内部机油系统一体式,系统主要包括油底壳、机油泵、热交换器、柴油机机油滤清器、柴油机、增压器机油精滤器、增压器等(如图1所示),油底壳的机油经机油泵抽出在热交换器中进行冷却、然后经过柴油机机油滤清器过滤后,首先进入柴油机主油道,出来后再经增压器机油精滤器进行精滤后供增压器使用。其中,前面部份(即油底壳、机油泵、热交换器、柴油机机油滤清器、柴油机)公用,即供增压器润滑用的机油与柴油机系统机油是一致的,由于柴油机整个供油系统比较复杂,粗滤器精度相对比较低,油底壳容量大,运用过程不能彻底清洗,下部油泥多,使得机车运用一段时间后,机油质量虽能基本满足柴油机使用,但已不利于增压器正常工作,不能满足增压器高要求的机油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内燃机车柴油机增压器供油系统,将增压器机油系统单独设计,采用转速控制器对机油泵转速进行控制,使增压器机油压力大小与柴油机转速高低相适应,降低功率损失和噪音。增压器所用机油不再受柴油机其他机油系统影响,机油精度大大提高,由于机油使用量小,油箱体积小,可在运用过程中方便地定期清洗油箱、更换机油,使增压器润滑条件大大改善,故障可得到有效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燃机车柴油机增压器供油系统,包括设置在机车动力室中的机油箱,所述机油箱与机油泵电机组连接,所述机油泵电机组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柴油机转速采集器连接;所述机油泵电机组依次与逆止阀、热交换器、机油粗滤器连接。
在所述逆止阀与机油箱之间设置有机油安全阀。
所述柴油机转速采集器、控制器、机油泵电机组和逆止阀至少为并接的两套。
所述机油粗滤器分别接两套机油精滤器及精滤器后的公用部分,所述精滤器后的公用部分包括增压器压力调节阀、增压器进口油压表和增压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克服了原增压器的润滑系统受柴油机其它因素影响使机油品质较差的不足,通过在机车上另设一套独立的增压器机油润滑系统,不但可以确保增压器的正常工作,同时还可以根据柴油机转速对机油油量和油压进行控制,适时地供给清洁优质的润滑机油,防止增压器故障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中,柴油机增压器使用的机油完全独立,可确保供其润滑的机油的品质,以防止增压器故障的发生;同时,机油泵电机组的转速受柴油机转速高低的控制,可确保增压器在各工况下有适合其正常工作机油压力和油量,降低功率损失和噪音。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增压器机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器供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内燃机车柴油机增压器供油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机油箱、控制系统、机油泵、冷却系统、滤清及调压系统等,其中:
所述机油箱设置在机车动力室中,机油箱与机油泵电机组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至少为一套,每套均包括:柴油机转速采集器,所述转速采集器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机油泵电机组连接;机油泵电机组依次与逆止阀、热交换器、机油粗滤器连接,机油粗滤器分别接两套机油精滤器及以后的公用部分(包括两套增压器压力调节阀、增压器进口油压表)然后分别供两套增压器用油;在逆止阀与机油箱之间设置有机油安全阀。
下面以两套控制系统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35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工钢可调退火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特定喷嘴控制系统的中间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