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抗衡特大洪水的新型坝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3503.7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1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祖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祖德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D27/4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衡 特大 洪水 新型 坝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抗衡特大洪水的新型坝基。
背景技术
据悉,国家近20年来水利工程因遭特大洪水的袭击造成数以百起的坝基(中小型以上的水库、湖泊等)被冲毁的事件屡屡发生(有的几乎是连根拔起),给国家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据相关资料和新闻媒体报道,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有:1)60%以上的坝基的设计不够科学,结构不够合理;2)35%的属于工程监管不够严格,如质量及原材料不达标或偷工减料等;3)5%的属于人力不可抗拒的特大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如本人于2011年10月26日公开了一种适于坝体的自动蓄泄装置,公开号为CN202273213U,适用于大、中、小各类水库,确保泄洪的安全和高效。
为了配合上述蓄泄装置,本申请人通过多年的苦心钻研,实用新型出一种能抗衡特大洪水的新型坝基,以确保坝基永远地安然无恙(除战争及人力不可抗拒的地震和泥石流外),且永远地为人类造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整体性好,安全带高,能抗衡特大洪水的新型坝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能抗衡特大洪水的新型坝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坝基本体,该坝基本体的里端为入水口,该坝基本体的外端为出水口,所述入水口的长度设计为m,所述出水口的长度设计为n,所述入水口的长度m是出水口长度n的2-10倍,所述入水口与出水口之间通过一中界线L将坝基本体分成前后两部分,在该中界线L上设有自动蓄泄板,所述坝基本体的入水口由三个连接在一起的长方形构成,该入水口呈倾斜设置,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50度,所述出水口由两个长方形构成,所述入水口两侧设有安装有抓钉,通过抓钉将坝基本体进行固定。
所述抓钉的结构呈“π”形,所述抓钉的深度设计为T,其中T=1/2n-n。
基于地势处在相对安全的平坦区域,其入水口m及抓钉T的设计数据如下,
a.对于一般中小型库坝、河堤、湖泊,其容水量达10-15万立方米的,入水口长度m=2n,抓钉的深度T=1/2n-n;
b.对于大中型库坝、河堤及湖泊的库容量达20-30万立方米以上的,m=3-4n,T=1-1.5n;
c.对于较大型库坝、河堤、湖泊的库容量达50万立方米以上的,m=4-5n,T=1.5-2n。
基于地势处在相对次安全的区域,其入水口m及抓钉T的设计数据如下,
a.对于一般中小型库坝、河堤、湖泊,其容水量达10-15万立方米的,入水口长度m=3n,抓钉的深度T=1.5-2n;
b.对于大中型库坝、河堤及湖泊的库容量达20-30万立方米以上的,m=4-4.5n,T=2.5-3n;
c.对于大型库坝、河堤、湖泊的库容量达50万立方米以上的,m=5-6n,T=3-4n。
基于地势处在相对有潜在危险性的区域,坝基的左右落差较大,且年降雨量极不正常的区域,其入水口m及抓钉T的设计数据如下,
a.对于一般中小型库坝、河堤、湖泊,其容水量达10-15万立方米的,入水口长度m=4n,抓钉的深度T=2-2.5n;
b.对于大中型库坝、河堤及湖泊的库容量达20-30万立方米以上的,m=4.5-5.5n,T=3-3.5n;
c.对于大型库坝、河堤、湖泊的库容量达50万立方米以上的,m=6-7n,T=4-5n。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构成简单,设计新颖,主要利用力矩的原理,以中线为作力点的中心,其核心的作用是,入水口的长度适当增大,其坝基的整体所承受洪水的压力、压强及冲击力也越大,且稳固性越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坝基底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坝基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祖德,未经李祖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3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弱电工程安防监控系统
- 下一篇:室内全息空气环境调配系统